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们国家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种机遇期分为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
一、我们适逢七个难得机遇。
一是适逢科学理论日益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是适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不断强化的社会环境。
三是适逢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盛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30年来,我们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增长,现在的三天等于1951年的全年,新中国成立60年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0年,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社会财富相当于明清600年。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以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大大增加,所以说我们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是适逢我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较好的外部条件。。
五是适逢知识经济的到来,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充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六是适逢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开宗明义提出三个“越来越”: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七是适逢手段载体的不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有了实现的可能。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包括手段载体的现代化,现在随着知识经济的向前推进,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载体在不断地优化。
二、我们面临六方面严峻新挑战。
第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包括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比如说正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美国打了喷嚏,全世界就患了感冒。
第二,社会变革的新发展。中华民族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在这种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归纳为四种问题: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变迁性的社会问题,越轨性的社会问题,病态性的社会问题。官员腐败就是越轨性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两亿农民在迁徙、流动,这是世界上或者说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空前的、变迁性的社会问题。
第三,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新情况。科技迅猛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条件,但是科技成果具有双刃剑效应,它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些新情况。比如,网络就是“空中民主墙”,就是“世界大字报栏”、“媒体联合国”、“信息合众国”。
第四,思想政治领域斗争的新特点。思想政治领域斗争从来就没有止息过,只不过是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特点而已,有时隐蔽一点,有时明显一点。
第五,各类文化激烈碰撞的新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门洞开,世界上多种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激烈地碰撞,这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前所没有的。
第六,我们自身的薄弱环节。我们自身薄弱概括成 “五个反差”、“五个脱节”。五个反差是:培育四有新人目标的战略性与一些单位理想、信念教育淡漠的反差;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与一些单位覆盖面狭窄的反差;小循环、自我循环的反差。五个脱节是:理论武装与解决深层次思想问题脱节,深层次思想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四信”,即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纷繁复杂的思想问题脱节;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与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脱节等。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或者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领导干部做出示范,“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可是当今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形象太差,被群众叫成“四森干部”,就是教育别人像孔繁森、生活腐化像王宝森、对待群众像泰森、无法无天鲁智深。这样的干部如何做出示范工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