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们面临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任务十分繁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谐。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承担着自己的职能。比如说排除各种思想干扰障碍,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和谐文化条件等。
四、我们面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热切期盼,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十分繁重。
2006年3月,胡锦涛在人大会议上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树立这种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性工程,也是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践、重在制度、重在常态、重在深入人心、重在联系实际、重在弘扬政绩。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农村、进家庭。这方面一定要突出重点领域,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城乡环境、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使一些群众反映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善。很多国人在国外旅游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比如,骑到塑像上照相、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2007年西方很多国家看到中国人这样的不检点,不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纷纷给中国的领导人写信,说你们得教育你们的国民注意形象、注意礼貌等。这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旅游部门狠抓。
企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汲取教训,效仿当年的晋商。在明清年代,有陕西商邦、齐鲁商邦,有晋商、徽商、浙商、粤商等十大商邦,这十大商邦尤以晋商为最,活跃的时间最长,经营的项目最齐全,活跃的地域最广阔。它们活跃的年代是封建社会农耕经济。在农耕经济的排序是仕、农、耕、商,商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为什么在最被人看不起的年代,晋商能够活跃500年?他们是凭借 “义、信、利” 三个字。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就是缺乏德行,比如三株口服液、冠生园月饼、三鹿奶粉等,我们要吸取这些企业的教训,学习晋商有德行。
五、我们面临职业化的迫切要求,引导员工修炼的任务十分繁重。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也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知识、技能上符合职业化规范和标准。把职业当做事业做,规范化、专业化、精益化,其终极目标就是要引导员工做金牌工人,做金牌员工。在人生的舞台上,在职场的竞技中,也摆着铜牌、银牌和金牌,谁能摘取金牌,那自然是人生中的一大荣耀。在企业,领导者的责任就是把下属培养得很有本领、有价值,都能摘取金牌,做名副其实的金牌工人。领导者的本事不在于你有大多的本事,而在于把你的下属都培养得很有本事;不在于你自己有大多的能力,而在于使更多有能力的人都在你的手下工作。典型金牌工人是青岛港的装卸队队长许振超,他现在是“十七大”的代表、主席团的成员,“十一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新中国成立60年,双百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之一,60位时代领跑者之一。
做金牌员工要有十项修炼:第一,设计是前提,目标是放飞梦想。所谓的设计就是人生职业生涯设计,每个人一步入职场都得要有自己的设计,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第二,敬业是根本,目标要做岗位“大拿”。第三,忠诚是基础,目标是忠实的君子。第四,协作是法宝,目标要做协作能手。第五,主动是责任,目标是做城市的巨匠。第六,细节是命运,目标是做精益之王。第七,执行是天职,目标是做执行高手。第八,出谋是本分,目标是做点子大王。第九,形象是镜子,目标是作为形象大使。第十,效率是关键,目标就是做效率冠军。
在修炼的过程中,领导者要承担责任,要善于做头首雁,要善于管理未来、管理梦想,没有管理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领导要给员工一个领域,给员工一块天地,给员工一块氛围,给员工一些条件,做到员工的理想有多高,企业为其搭设的梯子就有多高,员工的志向有多远,企业为其铺就的道路就有多远。一定要把员工当钢笔,只要注入一点水,就永远可以使。千万不要把员工当铅笔,用完就扔了。
领导还要善于运用南风原理、鱼缸原理、链条原理、分粥原理等。南风原理是一个寓言故事,南风和北风遇见一个穿着大衣,裹得很严实的路人,他俩就开始比赛,看谁能把路人大衣给掀掉。北风开始发威,呼呼地吹,越吹越冷,路人裹得越来越严实。南风徐徐地吹着和风,像春风一样,吹得这个路人开始把扣子解开,最后受不了就把大衣给解掉了。南风胜了,这说明温暖永远比寒冬好得多,表扬永远胜于批评。鱼缸原理,是说大、中、小三个鱼缸同一天摆上三条重量相同的鲨鱼,从此每一天同一时间投放同样的食物,两年之后,三条鲨鱼和鱼缸一样,分出了大中小。这启示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要给他创造什么样的氛围,搭建的平台有多大,人才成长就是什么样。
六、我们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培育面向新时代的创新精神的任务十分繁重。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者叫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俗称智能经济、知本经济、新经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刻新时异”变化极其迅猛,这里用的是“刻新时异”,是以“时”和“刻”作时间单位来说明科技迅猛变化。鉴于这种急速发展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丘吉尔说“未来的帝国就是头脑的帝国”,我们借用过来说“未来的企业就是头脑的企业”。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资源”。中科院院士王选说,“创新就是生命。”大量事实证明创新者兴、创新者胜,守旧者衰、守旧者败。我们国家五千万件衬衣才换回一架波音747,8亿件衬衣才换回一架A380的空客!所以培育创新文化十分重要,在这方面出力献策,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了,见效了,企业、国家定会大获其益,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大大受欢迎。因此,要大力培育创新型思维,创新思维特点是独立性、灵活性、广阔性、前瞻性。
培养创新精神、敏捷思维,需要做到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善于洞察、想象力强;思想流畅、变通性强;从不盲从、疑问性强;标新立异、独创性强;充满自信、坚毅性强;勇于实践、探索性强。还要培养“两个能力”,一是企业技术再创能力,二是职工职业再生能力。鼓励员工要有求变的意识、质疑的习惯、多思的本领,倡导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一个皮鞋厂,厂长先后让两个工人到一个海岛上推销皮鞋,这个海岛上的男女老少从古到今都没有穿鞋的习惯。第一个人到那里以后,一看所有人都没有穿鞋习惯直接就走了。第二个人知道这个习惯导致海岛人根本没有尝过穿鞋的甜头,于是就背了很多型号的鞋去了。他先让海岛上的人们试穿,让他们穿上后在石头路上走一走,感觉一下。这些人穿上以后感觉很好,一下子就推销了很多皮鞋。这就是思维不一样,结果不一样。还要做到八个“不轻易相信”,前面六个不一一说了。第七个是不要轻易相信“太荒诞”的结论。1866年西门子发明电极,叫离磁电极。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这些围绕电的发明,当初创意一出,都遭到了质疑,甚至泼冷水。但是他们照样狂想不误,最终都发明成功。第八是不要轻易相信自己没有创造力的结论。有人认为自己文化低、根底浅,没有创造力,那可未必。李瑞环、倪志福、张百发三个都是高小文化但却有大作为。李瑞环哲学学得相当精透,毛主席都夸他是小小哲学家、工人哲学家,2006年出了两本著作《学哲学》、《用哲学》,语言相当丰富,哲学博士后都大加夸赞。有两句话给我印象相当深刻,充满哲理,那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