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俭: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6)

七、总体小康实现以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需求,引导人们正确享受与全面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实现总体小康以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今非昔比,按照恩格尔系数衡量,到2007年城镇居民为39.2%,农村居民达了49%。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消费中,如果全部消费中饮食消费的比例占到了六成,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占到五成是温饱,占到四成是小康,占到三成是富裕。按这个来衡量,说明我们城镇居民一只脚迈进了富裕,一只脚在小康。农村是一只脚在温饱,一只脚进入小康。现在是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到2008年的11月,居民存款余额20万亿,到2009年一季度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2万亿),卧车多起来,住房宽起来,服饰美起来,通信快起来,城市大楼高起来,居民小区绿起来,高速公路涨起来。如今农民兄弟对城里人说:现在我们进城了,你们反倒下乡了(双休日、黄金周都到农村去返璞归真);我们吃肉了,你们吃素了;我们吃大米白面了,你们吃粗茶淡饭了;我们吃糖了,你们尿糖了。一位哲人说过,人在吃饱饭以后的苦恼要比饿肚子的人多得多。饿肚子的人的需求充其量是要一顿饱饭,可是吃饱饭以后的需求可是多层次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者经常出现烦燥、易怒症状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6.7%,疑虑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自杀的中国企业家多达1200人。我们经济发展了,这些企业家的生活也比较好,为什么还走上自杀的道路?在联合国发布的另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虽然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后位,但他们却是当今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因为他们都舒缓地生活,没有任何压力,内心充满着愉悦和充实。事实说明,人们富裕起来以后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强烈,这方面的投入日渐增加。据调查,人们精神消费、文化享受已经呈现多样化、层次高、投入大、参与性强、体验感强的特点。

人民大众在进入总体小康以后,势必追逐精神消费、文化享受。小康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关注人们的享受与发展。关注人的享受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小康社会向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这种精神文化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六求”上,求安、求健、求长(长寿)、求知、求乐、求美。加强引导,提供服务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八、我们面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十七大”报告号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包括企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认为“人是文化,企业是人,文化是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经济顾问于光远,他学识渊博,学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科,他说过,“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

人因思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富有、高贵、尊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缺失文化的企业就是一个失市的企业,而失市的企业是飞不起来的,飞不起来的企业就不能做大做强。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虽貌似软,却有着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的特质。这种软实力一旦形成,企业所特有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便会如无言之桃李那样,使仿效者纷至而来,以至下自成蹊。小企业管好用利益,大企业掌控靠文化。企业兴衰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卓越的企业文化培育卓越的团队,卓越的团队成就卓越的企业。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至少有六大作用,就是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员工精神的激励作用、团队建设的凝聚作用、企业行为的规范作用、企业形象的塑造作用、企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同仁堂历经八代皇帝,至今依然以平均每年五家海外公司的规模在扩展,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乐显扬、乐凤鸣父子俩创办同仁堂那天起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意识,建立“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规。正是这些理念和文化支撑同仁堂发展了340年,340年员工换了一代又一代,领导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体制一变又一变,可是同仁堂的文化星火相传,代代相延。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心、手、脸。

心,理念识别系统简称MI,就是企业之心,行为识别系统简称BI,就是企业之手,世界识别系统简称VI,就是企业之脸。我们说企业是人,人不能没有心、不能没有手、不能没有脸。企业要练好心、用好手、洗好脸,也就是梳好妆,就必须自觉地建设企业文化。

“手到不如心到,行有不如心有,心通则一通百通,心到则一到百到。”其意思是企业文化三大系统中,“心”也就是理念识别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统领着另两个方面。日本经济不断下滑的原因是理念发生了问题。日本战后有外交和经济发展两大理念。时至今日,这两大理念已经不适宜了,但是没有新的理念来取代。英国的丘吉尔说过,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理念识别系统中要注意核心理念的提炼整合,每个企业必须有五大核心理念:一是企业使命,关键问题是我们做什么?一个企业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个必须昭然于天下,昭然于世人,这是你们的使命,要解决做什么?这是企业愿景。二是企业目标,关键问题是我们做成什么?三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关键问题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确立怎样的准则和尺度?四是企业精神,关键问题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和意志?五是企业作风,关键问题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还有专项理念的提炼,包括经营性的理念、管理性的理念、企业形象沟通用语等,依据企业的实际可多可少。现在中资投的大集团几乎都有企业形象和沟通用语。如:丰田的“有路就有丰田车”;中国移动的“沟通从心开始”;海尔的“真诚到永远”;蒙牛的“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等。

企业要注意企业形象的口碑相传 “一比三、一比十六和二十六比一” 的规律。意思是一次好的服务,客户感受特别友好的,会向三个人去宣传;一次不满意的服务,他会向十六个人去宣传;二十六个同一次不满意的消费和服务,只有一个人会当面向店主来反映。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人提不满意的意见时,就要想到他身后可能还有25个人,这是德国大众公司从众多的案例总结出来的规律。

总之,要通过上述种种努力,最终使企业文化制度化、教育化、系统化、全员化、实践化,也就是固化于志、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物化于果,形成“大家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大家的企业文化”这样一种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局面。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