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六个新论,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十八大在开之前,有媒体议论很多,要不要讲政治体制改革?怎么讲?十分关注,吸引眼球,各种说法都有。十八大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十七大报告,政治体制改革没有上标题,十八大报告明确上了标题。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要回答世人的关注。很多人认为中国不搞政治体制改革,淡化了,停滞了,十八大明确一个回答,要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很明确,我们不是要去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和方法,绝不搞西方模式,为什么?因为国情不一样。
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方的民主模式再好,也不适合中国的土壤,水土不服,不能照搬。所以很明确,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那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道路?那就是十七大已经明确的,党的领导,人家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所以十八大报告强调三个更加注重:第一,注重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变。我们党、我们政府不能作为一个,特别是政府不能做一个全职政府,要改变领导方式,要改变我们的执政方式,要带动社会各种力量。第二,要完善民主制度,使人民更有效的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第三,要更加注重依法治国,全面的建设法制国家,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在十八大报告中,对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特别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非常强调制度建设。7.1讲话比较得到老百姓认可的亮点,明确的指出了我们的民主制度还跟人民的期望和要求有距离,我们一些具体的制度还不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在这个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全保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个不适应,一个不完善,一个不足,说明了我们现在这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十八大报告直面不足、不完善、不适应,所以非常强调要完善制度建设,要把制度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现在我们之所以贪腐问题不能完全解决,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制度建设不完善,漏洞很大,漏洞很多,好多人急转弯,钻空子,钻制度的空子。所以怎么样加强反腐败斗争,很重要的就是完善制度建设。我们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完善保障,也与我们制度建设不完善和我们执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有关系。讲制度建设问题,这是十八大报告非常强调的一个新的亮点。
再一个新的亮点,强调了协商民主。过去讲协商民主,都是作为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战对象来讲的一种协商的形式的来提出的。这次把它提升了,作为协商民主制度,要把它完善起来,方方面面的。这样来丰富我们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内容。不仅有民主选举,还有协商选举,对整个制度,要把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根本的要求纳入进来。所以讲政治改革讲了三条,这三条是过去报告中讲的不多的。
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理念
第七个新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去年11月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做了决定的,由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这次的报告,在去年的决定基础上,进一步地来丰富了决定的思想,提出一些重要的理念。
在去年的决定之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么加强讲了一大段话,将近1000字,一大片,内容很多,但是记不住,方方面面都说到了。这次征求各个方面意见,提炼了24个字。什么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讲,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什么讲这八个字?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后落脚点,经过五个方面建设以后,至少实现这八个字的奋斗目标。从社会层面,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到了实现更高目标的社会主义的时候,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应该有这个要求。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从个人层面来说,也有八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去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中,是从道德规范提出来的。这样把八个字扩充为24个字涵盖了。这个好记,一大片记不住,好几万文字,方方面面都扯到了,但是没有重点,这下清楚了。就像北京精神一样,8个字代表北京精神,这24个字代表中国精神。
八、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快社会建设
在社会建设里面,更进一步的强调的民生。这是社会建设的重点,这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来了,但是这次进一步说了,我们要解决人民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抓手,民生问题很多,首先抓什么?最关心的问题、最直接的问题、最现实的问题,非常重要。可能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鸡毛蒜皮、柴米油盐,但是这正是党的工作要解决民生的重点。大家翻开《毛泽东选集》看,柴米油盐、老婆生孩子、过河修船、修路都得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所以要强调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我想这指出了我们党的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社会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强调了教育。从去年开始,把教育放在社会建设中来讲,要强调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在对教育意见很多,教育改革成败议论纷纷,见仁见智,反正要人民满意,现在说明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怎么解决人民满意问题?我们教育的方向要立德树人,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的学生,建设者或者接班人,首先以德为先,要重德。以德为先来树人,百年树人,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我们教育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对于树人这点,这是十八大报告非常突出的一个重点。树人相当不容易,要100年。这是一个战略思想,是一个长远之计,鲁迅的名字叫周树人,对自己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鲁迅自己真正做到这一点了,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巨匠、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树起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都应当像鲁迅这样,把人、人生树立起来,做一个大写的人字,要立德树人。第二个强调,教育要公平。人民现在不满意,就是教育不公平。择校上学,异地高考,带来很多问题,不公平。所以十八大提出来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还有就业问题,现在失业的很不少,过去不讲失业,讲待业,怎么社会主义还有失业呢?不可能的事。这次不要再名字上纠缠这个事,失业就是失业,没有工作做叫待业也行,叫失业也没什么难听的。要直面这些问题。我们这些年改了,不讲待业了,就是失业,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就失业了,就等待。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专业不对口,还有就是岗位素质要求不是很高,他不愿意去。所以强调要高素质的就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要增加这些岗位,要解决就业问题。
最后这部分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加强社会建设,要解决贫富差别过大的问题,要千方百计的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要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还一条是要对高收入者加以调节。因为我们现在贫富差别悬殊很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过去我们还不太承认,现在已经承认了,4%已经超过了。据有的材料讲,现在我们的千万富翁全国达到96万,亿万富翁达到了6万,在北京千万富翁差不多有18万人,亿万富翁有1万人,大多数在北京、上海、广州。但是另外一方面,低收入者、贫困人口还不少。现在我们的贫困线过去是1500,最早是750,现在是2300。就2300来说,我们还有1.3亿人处在贫困线以下。按照世行的统计,它的标准是一天收入当1.25美元,达不到就是贫困。我们现在大概人民币在升值,美元在贬值,大概现在是6.3还是多少,按照1.25,一天至少要10块钱,一年那就是3000多,按照这个标准,那恐怕贫困人口要翻番的。所以这个差别很大。有的统计,10%的比较富的人的收入,同10%的比较穷的人的收入来对比,差别在多少?23倍。还有一个比较,我们银行高管和国有企业高管的工资收入同农民工和低收入者来比较,工资收入差123倍。这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此以往是不允许的。我们不讲两极分化,至少差别在扩大。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从另外一个方面变质了,这不是我们所要求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这次明确提出要调节高工资人的收入,那就是要限高。因为你是发展中国家,你不是美国,你不是瑞典,你不是发达国家,为什么高管的收入一定要跟发达国家去平起平坐呢?制度设计上,要对政策上进行调整。另外一方面要加强他们的教育,一定要看到整个国家的状况,看到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状况,太高了是不行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不行的,不患寡,就是患不均。差别过大,社会基础就不稳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在我们要完善制度,财产又不能随便转移,制度建设要抓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亮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