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宋福范:时局变化与执政党应对之策(3)

4.十八大报告针对问题与国际国内形势、挑战、和考验

我要给大家笼统地谈一个背景。那么我觉得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是历史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同时,也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带来的,所以我给大家把问题摆在这里。我不讲这些问题,我给大家讲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到底今天给我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和考验。

就国际形势来讲,我觉得今天整个中国仍然处在上一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中剧变以后,所形成的这样一种新的国际格局理念,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所有处的一个国际格局是苏联东欧这些国家发生剧变以后形成的,在此之前整个全球的格局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所形成的国际格局,叫做两极格局、冷战格局,从上一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中剧变为标志,整个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冷战格局形成了今天我们大家依然生活在其中的叫做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高科技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一种新的国际格局。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国际战略”这一部分,再次对这样一种国际格局做了描述。当然他里面提了一些新词,像“文化多样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然后“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等等,讲了这样一个环境,总的来讲,我们是在这样的一种大的世界格局下的。刚才我说了,作为十八大所制定的决策,他都是针对着一些直接给我们带来问题的国际局势的变化提出来的。

那么可以说从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直处在这样的一种国际格局下,但是十七大以来到现在为止,真正能够影响十八大决策的国际形势,我到认为主要有两件大事,一件大事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第二件大事,我感觉就是西亚、北非、阿拉伯地区所出现的政局的严重动荡。这两件事和我们中国国内所出现的问题,纠结在一起,中国国内出现的问题纠结在一起,形成了对我们的执政,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些挑战和考验,那么在这里我也想把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整合在一起谈,我不想分别跟大家谈这两方面的问题,因为展开内容太多。

国内形势我到是仍然喜欢用过去那两句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觉得倒是包含了我说的国际国内形势两个方面。

什么叫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在未来的五年,把我们的工作做好了,我们就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中国的前景就非常的广阔,很光明。这句话还有另外半句,如果我们的工作做不好,会出现什么情况?那近几年来我们经常所说的那些词汇,叫做拉美化陷阱、中等收入陷井,有的学者甚至讲叫做转型陷阱,这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就这些国家在迈到了中等收入国家这样的一个行列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经济停滞不前,政治动荡不安,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所以叫做中等收入陷阱。搞不好就成了这样的一个情况,而且现在看,这方面的压力还很大,可能性也很大,前提条件就是我们的工作能不能做好。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就是改革开放的工作,集中体现为经济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如果我们把两个工作在未来五年攻坚克难有了突破,就算工作做好了,我们就能够奔着光明前景前进,如果改革开放的工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做不好,那么对不起,刚才我讲的那样的一个陷阱,那也是,搞不好就进去了。所以,把刚才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结合在一起,我认为今天中国共产党面对着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一些挑战。

经济上: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延续高速增长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叫做: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们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就不可能延续30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在很多时候都认为中国是理所当然的经济就应当高速增长,好像不高速增长就不正常了。那么我觉得现在看来,前提是要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才能够保持这样的一种势头,什么叫做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过来了。当然在这个里面,前面还有一个前提,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那么这个结论我觉着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告诉我们的结论。

今年我们中国出现的好多问题,好像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但是我觉得只是引发的而已,因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把我们的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结构性矛盾给暴露出来的,引发了我们中国的问题,问题不是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咱们要搞清楚这样的一个关系。这个道理我想在座的各位,搞金融的同志们,这个道理比我更清楚。从上一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们一茬一茬的干部,在我们现在这样一种GDP主义的政绩观的主导之下,拼命地上项目,中国逐渐成了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那么制造出东西消化掉。从90年代以后,咱们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就不足以消化掉这个东西了,所以我们就想办法,主要是外卖,后来就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整个国家庞大的经济增长,基本上仰仗出口消化的产能才托起了那样的GDP。

我注意到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数字,当年中国创造的GDP总量是30万亿人民币,其中有70%,大致21万亿都是靠出口消化掉我们的产能才支撑起了这样的一个GDP。所以当金融危机来的时候,人家不能买你的东西了,出口大幅度下滑,中国老百姓自己又没有消费能力,所以逼得我们没有办法,就只能是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短时间之内确实也解决了暂时的问题,像08年到去年,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非常厉害的情况之下,咱们中国的经济连续保持了三年的高速增长。但今年的问题又出来了,为啥啊?这个东西,不搞经济学我觉得都明白里面的这样的一个道理: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从功能来讲,投资是制造产能的,投资从概念上来讲是制造产能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起消费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改变不了他是制造产能的这样的一个实质。那么消费和出口是消化产能的,本身就产能过剩,你再投资,它不更加产能过剩?所以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当然,今年咱们大家看看,下半年我们又开始投资,又开始投资,经济好歹稳下来了,它是一开始下滑了,它是稳下来了以后,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根本问题是我们生产的产能找消化的地方,那最终离不开两个:第一,中国老百姓能消费,第二,外国人买我们的东西。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短时间之内都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为什么呢?从根本上来讲,得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干啥啊?就是从依靠外需,过渡依靠外需向依靠内需转变。这个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中国老百姓有消费能力,才能够转过来,从过度重视第二产业制造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经济转变。第三,从拼能源、拼生态这样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重视质量和效益转变。还有一条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由国强向民富转变,所以说从十七届五中全会开始,咱们中央就已经提出这样的战略决策,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我们当前一个最大的挑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挑战我认为就够大的了。

现在对执政党的挑战,对经济的挑战,我认为是个很大很大的挑战。改革开放30年人民群众凭什么支持我们,主要是经济高速增长,尽管这个中间有贫富差距问题、有腐败问题,但是毕竟每个人都从经济的高速增长里面受益了,如果哪一天经济停下来,一批人吃不上饭,这个挑战可是太大了,这是一个。

对大家说一个材料来证明这个问题,这是德国《明镜周刊》2012年4月5号对中国的一个分析:中国若不对其经济增长模式加以改革,下坡的势头将会加速,经济增长不够有力,就无法创造就业,工资就会停滞,这个国家就会面临着社会动乱,现在的局势就很危险。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政治上: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个挑战,我觉得就是政治挑战。我认为是这样的一个结论: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与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这个东西我们大家都有体会,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些比较老的材料,咱们就不用说了,说中国维护安全的费用早已经超过军费,就是从我们今天这种稳定形势来讲,大家也看的很清楚,特别是十八大召开期间,有一些问题确实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稳定问题是非常严峻的,这个里面我认为与政治体制改革有直接关系。如果我们不对权力加以约束,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文化、社会就难以健康发展。那么在这里这个问题我一会谈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再谈一下,作为背景我就谈这么多。

责任编辑:刘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