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刚:从“吃穿用”转到“住行学”(4)

王国刚:从“吃穿用”转到“住行学”(4)

供给不足还是政策问题

记 者:按照目前的考核机制,银行业是作为企业来考核的,它认为投资到机构风险小,投资到个人和家庭风险大,请问这个问题怎么解释?

王国刚:只要我们制定政策并大量发展存款的替代品等,给这些居民以存款和购买某种存款替代品的选择就可以了。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发行的公司债券,虽然数量还不够多,品种还不够多,但是总归是有的。如果居民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3%,而买公司债券的利率是5%,那么居民很可能就会拿钱去买债券,而不是存到银行。

记 者:也就是说供给不足还是政策问题。

王国刚:对。紧接着银行贷款拿什么钱贷?银行可能就要开辟一个渠道来帮忙卖公司债券,使其他业务运转。遍地储蓄所的格局就可能发生改变。有的居民因为债券太多没法识别,就可能通过银行帮忙开展这项业务,银行就有了新的服务,并且展开竞争。银行的服务态度就提升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

记 者:以前存贷差是主要的利润来源,以后靠服务来赚钱。

王国刚:对。前提是有足够的产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足够的产品才有服务可谈,没有产品光凭嘴巴说不行,所以所有这些都依托在“住、行、学”这些产品上。

再比如中国正走向老龄化,老龄化是什么意思?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讲,今天挣的钱要准备拿到未来去使用,这个在金融学上就叫做跨期配置。那么我怎么把今天挣的钱拿到未来去使用?如果我存银行,会有3%的利率,可是如果物价上涨,涨到了4%或5%,未来还怎么使用?到未来购买力越来越差,这个时候就要有机构来帮居民做这件事,去买那些利率比较高的产品,这样可能一年的利率能达到5%或6%,刨除CPI增长,还有一定的实际收益,这就是为居民家庭服务。但是现在没有这些工具,没有这些金融产品。

记 者:原因是不是银行业不愿意主动创新?

王国刚:不是,这是因为整体的思想还没有转变。我们现在从过去的从工业经济推动为主转向城镇化拉动为主。因此金融服务的对象需要做新的扩展,需要从机构走向家庭,那就要向这个方向创新和发展,但这牵涉到很多体制问题。因为原来这套经济体制是按照工业经济制定的,原来的观念也是工业经济下形成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这就是我们以后该做的事情。

转变观念才能带来宽阔天地

记 者:您能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的线路图,金融业应该怎么做?

王国刚:没有线路图,只能讲一个发展的方向。因为未来不是靠现在某个人去设定的,它是靠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一定要解放思想,思想观念不转变,怎么可能往那个方向发展?正是因为大家已经在原有的思维定式中习惯了,所以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勇于尝试,而且还要让试的人放开手脚,不要怕错。

所谓经济结构调整是随着重心转变而调整的,如果我们的经济结构还是停留在原来给人们解决“吃穿用”的范畴里面,那么这个调整极其困难,而且缺乏方向。如果我们的经济结构是从“吃穿用住行学”整体考虑,是做加法,那么你就知道这个经济结构调整和前面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方向,是重心。同样,我们科技进步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科技进步还仅仅停留在解决“吃穿用”上,那十八大可能就不会提出生态文明。因为污染是工业路线所造成的,工业路线是以污染为前提的,但是治理环境、绿色经济是以城镇生活为前提的。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城镇化的要求,金融服务也要向这方面倾斜,改变居民的消费结构。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