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失业福利国家未必会“养懒人”(3)

高失业福利国家未必会“养懒人”(3)

安全不意味着呆在原地

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北欧"福利国家"表现得格外有竞争力。经济学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预测,全球化进程使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低技能劳动力需求锐减,这将不成比例地冲击北欧这种小型发达国家。但事实恰恰相反,北欧"福利国家"面对中国、印度的崛起显得非常有竞争力,反而是美国一派风雨飘摇的景象。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福利国家"长期以贸易立国,把自己的经济结构镶嵌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把劳动力素质作为竞争的本钱,而不死守具体的产业。所以,在产业结构转移的惊涛骇浪中,旧企业一个个倒下,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职工不断下岗,不断再就业。这样的动荡,对大多数国家的职工来说相当痛苦,但北欧特别是丹麦的职工则无所畏惧。在他们看来,失业意味着去上学,提升自己的技能,在更有竞争力的产业中找更好的工作。这就使北欧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全球化的竞争,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中都引起了恐慌,反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北欧的选民则压倒性地支持全球化。几年前的民调显示,80%的瑞典人认为外贸增长有利于国家。2007年有70%的丹麦人把全球化视为"独特的经济机会",而持同样态度的欧洲人仅为40%。最有代表性的,大概莫过于丹麦工会联盟主席2007年卸任时的致辞:

我年轻的时候,安全意味着有一个好的、稳当的工作。这并不很令人兴奋,但很安全。这种安全,随着全球化大潮的涌现而消失了。安全不是绝望地试图把住一辈子唯一有的一份工作。安全意味着当你听到董事会要外包的谣言时仍然很淡定。因为你内心深处知道,你有着非常牢靠的技能,如果旧的工作转移到别地,你很快能找到新的工作。安全并不意味着能够呆在原地,安全意味着能够前进。这恰恰是我们通过训练和教育而为每个职工所创造的新的安全观念。

用两位学者Thomas Bredgaard 和 Arthur Daemmrich的话说,在这里,福利已经成为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战略"。有数据表明,在欧洲,丹麦、瑞典、芬兰的工人是最不怕失业的。事实上,80%的瑞典人和75%的丹麦人称换工作使自己受益。这个比例在欧盟仅为40%。"福利国家"的劳动力更加进取、好学,更喜欢冒险,这就使得他们在全球化进程中更有适应力。举例而言,丹麦、芬兰和瑞典的贸易,上世纪60年代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50%上下,到2000~2005年,则上涨到70%或接近90%的水平,经济变得开放得多。

在七八十年代,瑞典的出口以资源密集型和中等技术产品为主。但最近10年则变身为高科技的竞争者。瑞典汽车业的生成率,在90年代初期比日本低20%,进入21世纪则与日本并驾齐驱,并比美国高出5%。这一切,都说明了北欧国家对全球化的适应能力。

最后,让我们回到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祖先维京人的习俗上。维京人的传统对当今的斯堪的纳维亚社会来说,最多不过是个遥远的传说,很难产生深刻的塑造作用。新教改革的传统,恐怕具有更为真实的影响。但我们至少可以说,维京人的传统对于解释当今社会,仍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维京人的社会是个非常平等的社会,又是个极具冒险精神、以贸易为立身之本、在国际竞争中生存的社会。当年阿拉伯人控制了地中海,切断了欧洲人在南部的传统贸易路线,是维京人自北而下,一路劫掠,同时打通了北路贸易,使欧洲免于彻底的封闭,甚至跨越大西洋,早在哥伦布之前几百年就到达了加拿大的纽芬兰。在轻舟远袭、与变幻不定的世界进行全球化的互动过程中,所有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同舟共济精神,就成了效率的基础。这种社会运行的逻辑不是赢者通吃、让强者凌驾于弱者,而是互相扶持,生死与共,群体成功是个人成功的基础。据说中世纪一位法兰克的使臣要求见维京人首领时,维京人的回答是:"我们都是首领。"今日的北欧社会,虽然跟维京人的时代相去甚远,但是,"我们都在一起生存"的同舟共济精神仍然是社会的基本价值。所以,尽管北欧政治中也有自由派、保守派的左右之争,但双方都赞同通过政府削平贫富的政治哲学。而整个经济,也能够在这种政府参与创造的平等基础上产生令人生畏的效率。

当然,北欧模式在目前的大衰退中也遇到了深重的危机。失业率的增高,使福利负担加重。移民、人口老化等,都是长期的严峻考验。但在当下,美国、欧洲、日本无处不是危机。相比之下,北欧的前景恐怕更乐观些。深陷困顿的欧盟,在改革主流"社会模式"的过程中,当然需要参照美国的"市场模式"和北欧的"福利模式"。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福利模式"似乎更有希望些。无怪乎一些学者根据北欧的经验,提出了越是全球化越需要大政府的理论。至少,丹麦、荷兰"灵活安全"的原则,为我们思考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