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0138:耄耋老人十国语言翻译奥运词汇

东城0138:耄耋老人十国语言翻译奥运词汇

 

    钟鼓社区居民、83岁高龄的张肖在2008年翻译出版了《奥运词汇——十国语言对照》,此书填补了建国以来中外体育词汇对照词典的空白。


  
    钟鼓社区居民张肖今年已经83岁高龄。

 

    他的家深藏在曲折的小巷中。那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因为被大量的书籍所充斥,而显得更加拥挤。里面的卧室很暗,依稀可以看见破败的壁纸和简易的床褥。

 

    张肖总是坐在小桌旁的一把椅子上,几乎被书架所包围着。

 

    书架上码放着各种外国语字典词典,还摆着许多中日友好聚会的纪念品。未被书架遮挡的地方,则挂满了昔日的留影。

 

    正是这位老人翻译出版的《奥运词汇——十国语言对照》,填补了建国以来中外体育词汇对照词典的空白。


  
  病床上构思出书

 

    《奥运词汇——十国语言对照》从2006年张肖因车祸躺在病床上开始构思,到2008年6月出版,凝聚了近两年的汗水。

 

    为什么要将奥运词汇翻译成十国语言呢?张肖不假思索地回答:“写这本书,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为奥运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因为各国的运动员不见得每个人都会英语,为了志愿者方便,也为了外国运动员及其家属查阅方便,才有了翻译奥运词汇这个想法。十国语言的选择是参照联合国官方机构的语言来设定的。包括英、日、韩、法、德、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俄及阿拉伯等十种语言。”

 

    看似一本小册子,但由于它的原创性,以及汇集十国语言的互相对照,工作量可想而知。“这本奥运词汇翻译稿是按照国际奥委会发布的体育项目28个大项,302个小项及分类进行的十种语言的中外文对照。”他轻轻地翻看着这本书,继续说:“翻译初稿以字典为依据,然后我拿到统战部的民主同盟,给民主同盟的语言学家们校对。还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大使馆等地找专家进行校对。每种语言前后要校对四五遍。”


  
  全世界寻求帮助


    在翻译校对过程中,为了使得翻译尽可能准确,张肖费尽周折,向语言专家寻求帮助。

 

    “意大利语的校对,是我把初稿写完之后邮寄到澳大利亚我一个同学、著名小说家魏季翘先生校对的。还有葡萄牙语的翻译,是将初稿寄到香港,委托我的一个华侨朋友找澳门精通葡萄牙语翻译的专门人士帮忙校对。来回好几次邮寄,为了不出现错误,这样的工作都是必须的。”张肖说。

 

    《奥运词汇——十国语言对照》除汉译外,还包括另九国语言的外译汉。张肖解释说,这两部分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为了方便外国友人查看而已。可谓是用心良苦。

 

    张肖放弃了对该书的专利权和版权,所有额外收入已经委托人民武警出版社捐赠给贫困失学以及汶川地震中受灾的儿童。“我只是想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所教学生达千人


    张肖自愿从事民间日语教学长达30年之久,培训过千人,学生如今遍及世界各地。

 

    当被问及多年的日语教学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时,张肖想了想说:“一方面是教学,一方面是教人。通过日语教学改变原本学习愿望不旺盛的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更愿意去学,主动去学。通过教学,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事物,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且要他们记住,要做一个负责的人,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个民族,了解一种文化,前提是要懂得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没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想要真正了解一个陌生的国度,等于天方夜谭。所以,好好地学习语言,扎扎实实刻苦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语言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刻苦努力。”
  

   
  计划翻译中草药良方


  张肖在谈到他最感兴趣的日语教学时,打开了话匣子,越说越高兴。

 

  当被问及是什么动力让他30年来从不间断地从事民间日本语教学和日本文化的推广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世界观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认为,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要有这么一个信念,那就是回报社会。我的特长是外语,我就按我具备的能力尽量发挥出来,在我的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地回报社会。”

 

  2009年,张肖的心愿是翻译完成一部适合家庭使用的中草药良方。

 

  此书计划翻译成几种东南亚语言,目前还在广泛收集资料之中。由于相关的字典词典资料有限,所以工作难度很大。

 

  不过,他坚信在他和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他的新书一定能出版发行。


  
  背后的故事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张肖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摇摆不定的年代里。1931年,五岁的他由于家里贫穷多子,在一对年轻的日本夫妇的收养之下,来到了东洋。在日本,他接受了早期的教育,懂得了隐忍和坚强。这样的教育对他在日后的种种变故中,仍能坚强地挺过来,乐观面对一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5年4月,19岁的张肖回到中国。他信心百倍,决心将自己的全部学识贡献给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他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担任多所高校的外语老师,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当时风华正茂的张肖干劲十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大江南北的学生们。

 

   然而,谁都不会想到风云变幻,乾坤倒转。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场浩劫几乎将他推到了绝境。张肖因为早期在日本长大,会说日语,被看成了里通外国的嫌犯。当时红卫兵来抄他的家,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抢光砸光。“最可惜的是我那些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宝贵的外语文字资料和那些六国语言的原版地理大辞典,一把火全烧了……”直到如今,张肖都为此心疼不已。


 
   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被打压下去,被流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张肖老师自然难逃厄运。他被下放到一个贫困的乡村,躲过了整整七年。这七年间,他天天干农活,尽管每天十分疲惫,可他仍不忘学习,一有时间就拿出他心爱的外语词典课本,读读写写,笔耕不断。有些知识分子因受不了折磨和不公,选择了不归路。张肖说,他当时也很痛苦,可是,早期的日本教育告诉他,人活着就是要坚强地面对生命与生活中的一切。他淡淡地一笑,说:“这有什么呢?既然事实就是这样了,何不乐观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胸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呢?”这段历史是不堪回首的,每想一次必定会痛苦一次。可是,从张肖淡淡的笑容中,看不到一丝的埋怨和失落,从他眼神里透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恩和希望。

(责任编辑:张荃荃)

 


 

本文关键词: 袁正光 科技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