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自己标榜为食品安全标杆的洋快餐再次陷入了“信任危机”。日前央视《朝闻天下》曝光了山东部分养鸡场使用违禁药物催肥“速成鸡”,并未经相关检测直供上海的肯德基餐厅,再次引发公众关注。肯德基发布声明称,涉及企业并非肯德基供应商并否认有鸡肉原料遭工商部门查封。
据央视报道,在山东生产“速成鸡”的养殖场,一直采用24小时照明并喂食激素的饲养方式。在这种饲养方式下,30克的小鸡在40天内可以迅速长到六七斤。为了避免疾病死亡,“速成鸡”至少要吃18种抗生素。同时,这些“速成鸡”在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情况下,被山东六和集团收购,每月约40吨这样的肉鸡供应到上海肯德基餐厅。目前,六和集团平度公司已停业接受调查。而作为肯德基和麦当劳鸡肉供应商的山东盈泰集团,也存在违规行为。
对于央视的曝光,肯德基昨日下午发布声明回应称,从今年8月起,肯德基就已停止向六和集团采购鸡肉原料,并否认央视报道中肯德基有3万吨鸡肉被封存的消息。另一家洋快餐麦当劳随后也发表声明称,麦当劳所使用的每批次鸡肉原料都经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检测,鸡肉产品严格遵守企业的食品品质标准和政府相关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是否使用“速成鸡”鸡肉作为食品原材料等问题,肯德基与麦当劳在声明中均并未作出正面回答。
肯德基和麦当劳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下面来盘点洋快餐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因不满不戴手套做汉堡,男子怒买2000份欲堵肯德基门口
因就餐时目睹员工不戴手套制作“汉堡包”,北京来汉出差的杨先生一气之下欲掏14万元购买2000份外带全家桶,放在店前展示警示市民。不过店方卖出22份后,拒绝再卖。昨日下午,发生在汉口京汉大道肯德基餐厅的这起风波,直到昨晚8时还未结束。
事件发生在位于京汉大道肯德基汽车穿梭餐厅。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赶到现场时,当事肯德基店门前已经放置了22份肯德基外带全家桶,整齐摆放在门口台阶上。一同摆放的,还有几块手书的“肯德基操作违规、肯德基卫生安全有问题”的纸牌子。
“还有1978份,正在制作中。”购买并摆放外带全家桶的是30岁的杨先生。他从北京来武汉出差,昨日中午12时许,他和朋友雷先生到该餐厅用餐,在付款等餐过程中,他无意中透过食品柜缝隙,发现操作间内一名年轻小伙,正在用手制作汉堡包。“既没戴帽也没戴口罩,一转身,我看见了他的一双手,连手套都没有,双手抓肉饼和生菜……”
杨先生说,他当即站出来指出问题严重性,并拒绝食用。后与前台服务员交涉,一名20多岁的女主管出面接待了他。他提出能不能戴手套做食品,一连强调了三遍,对方才说“对不起”。
随后,店长出面解释称“中午人多,忘记戴手套了”,并称厨师的手是经过多次消毒洗干净后,才接触食品的,安全绝对有保障。
杨先生说,他注意到在他指出问题后,员工立马戴上了帽子和一次性手套,但口罩依然没戴。
“就算你的食品是安全的,但你的手能算安全的么?裸手制作食品,怎么能让人放心地食用?”较真的杨先生提出,让该店做20份外带全家桶作为赔偿。
对于这一要求,店方没有答应。杨先生拨打肯德基客户热线,也没得到回应。(长江商报)
肯德基深陷“滤油门”事件
陕西省卫生厅在西安、咸阳、榆林等地查出肯德基在煎炸油中添加“滤油粉”,并反复使用这些煎炸油。为了了解陕西省查处肯德基“滤油粉”的进展,新民网今日下午采访了陕西省卫生厅法检处屈处长。
屈处长告诉新民网,昨日,陕西省卫生厅以加急文件将该情况报送国家卫生部,并将对抽检的煎炸油和“滤油粉”送卫生部进行检验。屈处长向新民网表示,“滤油粉”的安全性现在还无法下定论,需要等国家卫生部的说法。
屈处长还向新民网透露,此次肯德基“滤油粉”事件可能是全国性的,据了解这些“滤油粉”是从美国进口的。
但是,屈处长也向新民网表示,陕西的肯德基仍正常营业,只是不允许使用“滤油粉”,肯德基的“滤油粉”被暂扣。屈处长向新民网解释,“滤油粉”安全性还未定,“滤油粉”在卫生部食品添加剂现行名录里没有“滤油粉”这一添加剂,但可能在美国是可以使用的,因此肯德基还不用停业整顿。(新民网)
肯德基全家桶纸容器被指含增白剂
有广州媒体记者从超市随机抽出7个品牌的纸杯,并从一家肯德基选取了一个全家桶与一只可乐杯,一同送往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去两个纸杯基本合格外,其他送检样本在紫光检测仪的照射下,蓝色光斑面积较大,检测人员初步判断,增白剂较有可能超标。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在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称,根据医学临床实验,荧光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剂量达到一定程度还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胞发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隐患。
对此,肯德基方面称:“肯德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使用的所有食品用纸容器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关于肯德基全家桶使用的纸容器,根据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11年3月21日提供的检验报告显示,荧光性物质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每日经济新闻)
肯德基汉堡检出细菌超标7倍
10月19日,湖南长沙市第三季度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情况新鲜出炉,在不合格名单中,有当地媒体发现了长沙肯德基有限公司阿波罗店的香辣鸡腿堡。据报道,长沙市卫生局抽检了8月29日批次的肯德基香辣鸡腿堡,发现大肠菌群含量为230MPN/100g,按照食安糕≤30MPN/100g的标准,此汉堡超标近7倍。
对此,肯德基方面不但未表示将对相关批次产品做出复检,以及检查事发门店厨房等处理方式,反而对外称公司认为检测汉堡的标准不对,汉堡不是面包,不能以面包糕点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卫生局重新考量。随后当地卫生局虽然临时撤销了不合格名单,但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洋快餐汉堡的安全性现在无法判定,因为国家还没有技术层面的检测标准。据悉,吃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易引起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严重超标易引发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
“夹层有新鲜蔬菜的汉堡其实不能按照面包的标准来衡量,它(汉堡)其实没有标准。”长沙市卫生局副局长欧志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汉堡的安全性检测,是否就完全无据可依,任凭企业自说自话了呢?对此,国内食品卫生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提出,“馅料不一样汉堡包也就不同,国家不可能对所有产品有强制性的标准”,但卫生部门可对原始的、未组合成汉堡包前的各种原料进行检测。
随后有媒体报道针对这一说法特别指出,若以汉堡的三大原料熟肉、生蔬、面包的检测标准来判定的话,肯德基此次被检出大肠菌群含量超标的汉堡,无论是哪种主要原料的大肠菌群含量均已超标。
汉堡原料一——熟肉:熟肉制品大肠菌群含量要求较为严格,根据《GB2726-2005》,烧烤肉、熏煮火腿及其他熟肉制品的大肠菌群含量不能高于90MPN/100g。而肯德基汉堡230MPN/100g的检出量明显高于这一数值。
汉堡原料二——生蔬:汉堡中生蔬卫生并无统一标准,据媒体报道参考与之相近的《凉拌菜质量安全要求》(河北省一强制标准),其中关于大肠菌群含量要求是≤90MPN/100g。肯德基汉堡230MPN/100g的检出量也同样高于这一标准限量。
汉堡原料三——面包:在《GB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中,热加工面包大肠菌群含量应≤30MPN/100g,冷加工面包≤300MPN/100g。由于肯德基汉堡的检出量是230MPN/100g,如其面包是冷加工的,也就是加热熟后,再添加奶油、黄油等辅料的,那汉堡大肠菌群含量显然没超标;但是如果是以加热熟为最终工艺的面包,汉堡就不合格。而肯德基上述被抽检汉堡到底属于哪种现在还不得而知。(新快报)
肯德基安康店出售过期番茄酱
2009年3月22日,安康市民白女士和老公带着女儿去肯德基金州餐厅吃东西,他们点了鸡块、粟米棒、圣代等食品,由于女儿喜欢在鸡块上蘸番茄酱吃,于是白女士就给孩子打开了一包。
吃到一半时,白女士无意中发现番茄酱的生产日期是2008年8月1日,保质期是7个月,这意味着番茄酱已经过期20天。“哎呀,过期了,这咋还能给孩子吃嘛。”听到白女士大喊,旁边的顾客也急忙看自己手中的番茄酱,结果发现都是过期的。
气愤的白女士和几名顾客急忙找到前台,说明情况。“我刚说完,他们的营业员就站成一排开会,然后把抽屉里估计有上千包番茄酱收走了,重新上货。”白女士说,她当时想进操作间,但被营业员推出。(华商报)
麦当劳遭网友曝光汉堡原料面包烈日下暴晒
去年,有网友发帖曝光麦当劳密云鼓楼餐厅门前,现包装破损、被烈日暴晒、包装内水汽蒸腾的汉堡原料面包。昨天下午,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表示,该批次面包已被处理,决不使用,并已对该餐厅进行严肃处理。前天,网友“匿名人士71224”在猫扑网发帖称,在麦当劳密云鼓楼餐厅门口看到堆放着一箱箱的货物,装的都是包着保鲜膜的汉堡原料面包。到上午10点多,这些面包还在路边晒着,保鲜膜里已布满水汽;有的保鲜膜还被撕开了,面包直接裸露在外。该网友同时配发图片进行说明,并笑称,“是晒热了直接做汉堡不用加热了?还是晒晒更健康啊!”
网友对洋快餐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该帖发出不到两天,已有10万多的点击率。对于频频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门”,网友们也已渐渐失去信心,留下“晒晒不发霉”、“果断不能吃”、“紫外线杀菌啊”之类调侃的评论。
昨天下午,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表示,麦当劳对于食材运输和保存有着严格全面的要求和规范。北京密云鼓楼餐厅违反了麦当劳对于面包送货的标准流程,该批次面包已被处理,并决不使用。同时,麦当劳已对该餐厅进行严肃处理,以坚决杜绝类似个案再次发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籍保平教授表示,以塑料保鲜膜包装的汉堡原料面包,若被晒出现水蒸气,48小时后,可能会滋生出大量微生物,如果同时产生了致病菌,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此运输存在安全隐患。他建议,对于此类食品的运输要缩短运输时间,同时要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京华时报)
东莞麦当劳橙汁出现肉虫
据《东莞日报》2008年3月14日报道3月8日下午,刘小姐和两位朋友在东城世博广场麦当劳店点了橙汁等食品,边聊边吃。半小时后,她玩弄橙汁纸杯,随意揭开盖子一看,惊讶地发现一条白色的东西在漂浮。用吸管拨弄一下,居然是一条长约2厘米的白色肉虫。刘小姐当即叫来餐厅许经理。许经理道歉并主动提出更换饮料。而刘小姐觉得这不仅仅是换饮料就能解决的问题,她想问清楚为什么橙汁里面会有虫子。她还提出:餐厅应该立即停止销售有虫的橙汁,以免其他人“中招”。(东莞日报)
麦当劳被爆销售过期甜品鸡翅 牛肉饼掉地后仍售
麦当劳在员工工作手册和培训中称,食品过了保存期会产生细菌,一定要扔掉。
但2012年央视3·15晚会披露,记者暗访发现,麦当劳的肉质品过了保存期之后,却不会被扔掉,麦当劳的工作人员会停止保温箱警示器,并再次按亮计时器,重新开始计时,直到产品卖出为止。另外,吉士片拆了包装两个小时后,会变硬变质,但麦当劳的工作人员却将应该丢掉的吉士片仍然被用来制作汉堡;而过期的香芋派则被工作人员更改了保质期继续销售,掉在地上的牛肉饼也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被捡起来继续销售。
生板烧鸡肉的包装袋上标注的到期时间是2月29日,已过期两天的东西,麦当劳员工说法是“那更得用了”!
麦当劳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为何员工不履行呢?麦当劳员工称,规定是人定的,但有成本考虑,没有一家店会扔掉。(新京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