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牛大勇:中共建党的若干问题与第一次国共合作(6)

 

中共最初的这批青年党员们在很多问题上弄不清楚,发生了激烈的长时间的辩论,有些问题经过长时间辩论以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但是只有引起热烈争论的意见除外。这一点就是党员经执行委员会许可能否做官和当国会议员。中国共产党这么伟大圣洁的一个工人阶级政党,能不能在当时的政府里面当官?党员能不能当国会议员?那不是新中国的政府,也不是国民党的政府,而是那种北洋军阀的政府,或者地方军阀的政府。有人主张可以,为了革命可以去,有的人主张不行,你是共产党不能去做官,国会议员都不能当,党是不搞议会斗争的,这是第三国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观点。所以这里就要面临现实国情,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中国到底有多少工人阶级?有多少资产阶级?我们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怎么去体现这个代表性?把资产阶级置于什么地位,是革命的对象、斗争的对象,还是联合的对象、合作的对象、统战的对象?还有合法斗争公开工作与非法斗争秘密工作的关系,共产党和其他被压迫党派的关系,这些问题在一大没有来得及充分讨论清楚,可能是因为认识水平的关系,也可能是因为还讨论不清楚,因为党还没有成立,刚刚要成立,到底要做什么还不清楚,一旦去做了以后才发现,这么做是不行的,那么做才行,怎么做是有可能的,怎么做是不可行的,这都可以理解。 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这个文件里,实际上大量写进了马林的主张,而马林的这些主张恰恰是中共一大多数代表没有采纳的主张。没有采纳的主张怎么会写到文件里去?所以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文件是受马林的影响而形成的,代表大会上没有通过,但是在给共产国际写这个报告的时候,我就要把我的观点写清楚,而且要说清楚这是在一大上争论过的问题,这个争论也许是马林自己提出来的,也可能是他授意给了某些一大代表,然后由这些一大代表在会上跟多数人去争论的。所以说马林的主张没有被多数中共一大代表所接受,多数代表还是坚信马列的那些教条,而不去理会中国的国情,所以马林在指导一大报告写作当中,坚持写进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个文件的思想有别于一大多数代表表决通过的《纲领》和《决议》。所以,中共在一大上已经直面如何把共产主义一般理论原则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这样一个难题,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都是文件的原文。实际上,建立统一战线,也就是中共与其他党派包括国民党的合作问题,在一大上已经酝酿讨论过了,只是没有被通过,但是经过反复的实践、探讨、挫折、教训,最终在国际同志的帮助下选择了符合国情的道路,就是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需要强调的是在国际同志的帮助下找到的,不要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没有外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尽管这种帮助可能也是带有偏见的,也带有一定的问题,甚至带有不适合国情的一面,但毕竟在他们的帮助下走出这一步的,不能否认这个成绩。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