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3)

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3)

三、中共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的历史作用和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从1921年—大到1928年六大所通过的六个党章(一大党纲中含有党章内容),均未规定以马列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实际上中共直到30年代一直主要都是以其顶头上司共产国际自认为符合马列主义的有关指示作为行动指南。共产国际的指导既使中国革命取得一定成就(如通过国共合作进行大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后独立开展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再次实现国共合作进行抗日战争),又使中国革命屡遭挫败(如大革命的失败,三次“左倾”路线造成重大灾难,长征途中的重挫,抗战初期的右倾路线错误)。共产国际以马列主义指导中国的差错,备使中国共产党人痛感必须把马列主义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新运用。正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响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深刻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成败经验,于1940年1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在他以后的《论联合政府》等论著进一步阐发了新民主主义论。这是中国特色的新的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认定旧中国是比当年俄国更加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所以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就要一边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边开展新民主主义建设,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制度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便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也不能像俄国那样从资本主义社会很快就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必须用几十年时间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建成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制度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将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发展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之间的一个独立的制度性的新的社会形态。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制度、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五位一体、内涵丰富、结构严密、体系完整的崭新理论。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理论成果。它既是中共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毛泽东个人的独特贡献。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表明毛泽东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是优秀的思想家和理论家。经过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共领导层中更使得众多领导人都信服、赞赏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共独立自主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崭新创造。毛泽东的领导才能也令众人钦佩。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书记处主席,这就在组织领导体制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1943年是毛泽东届满“五十而知天命”之年。这一年春天中央领导人在酝酿为祝贺毛泽东五十大寿,拟在报刊上宣传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主义。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于4月22日写信给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何凯丰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似乎漏写了‘日’字)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的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段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由此看来,毛泽东本人是不赞成用毛泽东主义,同意用毛泽东思想。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成员王稼祥为纪念中共成立22周年和抗日战争6周年写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送交书记处,其中写道:“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塞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7月8日该文在中共中央党报《解放时报》发表时,文中“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被删去“同志的”三个字[18]。这是“毛泽东思想”一词第一次在党报上出版。此后流传越来越广。1945年召开中共七大,刘少奇于5月14日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内涵和意义。七大6月11日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文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在国际共运史上,中共是继1939年苏共十八大规定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之后,最早也在党章中写明马列主义的党,然而中共是落脚到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这比之当年苏共进了一大步。因为1939年苏共明为树立马列主义,实则以偏离马列主义、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斯大林主义为指导。而1945年中共树立马列主义,实则以发展了马列主义、不急于实现社会主义、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毛泽东自1928年4月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起,就开始探索一边进行革命、一边建设新社会的新路。1940年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后,更是自觉地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建设相结合,在解放区创建新民主主义制度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七大之后,在毛泽东思想指引和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仅用4年多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1949年建党二十八年纪念之际,毛泽东发布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展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和1949年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马列主义、崭新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三本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对于促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起了巨大的思想理论指导作用和动员亿万人民群众的实际作用。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中国革命可能还要走弯路,可能还要推迟革命的进程,可能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宪法,它全面反映了毛泽东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思想。以《共同纲领》为依据,我国在1949~1952年三年之中,大力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余毒,消灭了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旧社会的各种残渣余孽,如土匪、强盗、恶霸、地痞、流氓、奸商和妓院,革除了旧社会买卖婚姻、卖淫、嫖赌、吸毒等恶习,恢复了备受战争破坏的经济,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多党共同合作、多方协调发展等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财经、新民主主义政法和新民主主义文教顺利逐步发展,一个欣欣向荣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正在全国范围内茁壮成长。

可惜在当时国内外多种错综复杂形势的催逼下,毛泽东未能冷静深入分析,未能坚持不懈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却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1952年9月以后,他多次讲到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1953年6月15日他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说要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对这样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重大改变,并没有召开党的代表大会,甚至也没有召开中央全会来民主讨论、民主决策,只由他个人发号施令就付诸实行了。而且在实行中,这个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并没有经过十年或十五年,而是从1949~1956年只经过七年就完成了。这比起当年苏联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十九年(1917~1936年),还要少十二年。即使我国在1956年就急于宣布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也不让社会主义有个巩固和发展的过程。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多快好省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力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