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文化发展强音

奏响文化发展强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浙江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立法护航文化繁荣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承载着全民族的梦想和期盼。陈振濂代表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当下,国家更加重视社会文化管理创新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然而,我国的文化发展缺少法律保障,成为制约文化强国建设的瓶颈之一。

陈振濂代表认为,文化立法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在国家层面加以明确的引领和示范,尤其是在中央提出打造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后,完善立法就显得更为迫切。“应该尽快制定文化发展系列法规,着重从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多管齐下。”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文化的阐述中,“更加”和“战略”两个词,引发代表热议。“两个词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发展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使我们坚信,文化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方青代表说。

在2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无论是从普通百姓的角度,还是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方青代表都真切感受到这些年来文化的变迁:文化有传承,有发扬,也有流失。“如果有政府的重视与引领,有一定的投入与保障,相信我们民族的文化底子会更深厚,民众的文化认可度会更高,文化的创新意识会更浓。”

“软硬”兼施快步前进

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崔巍代表说,这些年,有些地方在加大对文化事业和产业投入时,往往偏重硬件设施,却忽略了软实力——人和创造力。其实,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来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时,她认为,必须把文化和娱乐区别对待。文化需要推向市场,但推向市场时,绝不能将文化娱乐化。这方面需要政府加以引领和支持。“文化也要转型升级。这就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不断学习,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方青代表认为,政府应该在文化建设中起担当作用,但也不是大包大揽,可以动员和引导公益性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参与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上来,并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管理。同时,要制定科学的长远规划,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赵丰代表说,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做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作为率先在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中国丝绸博物馆很注重对丝绸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不忘创新,把传统的丝绸工艺和当代的艺术设计潮流,当下企业、院校和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努力把中国的丝绸品牌推广到世界各地。

赵丰代表讲述了一件令他担忧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快餐式的网络阅读。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拥有的读者越来越少。“国家可以设立全民读书日,通过政府层面推动,鼓励每个人多读书、读好书,逐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多接地气普惠民生

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浙江的文化事业发展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赵丰代表说,过去5年,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这些公共文化平台对提升群众素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文化惠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如何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去传播文化。”崔巍代表说,杭州歌剧舞剧院希望用舞蹈这种百姓最熟悉的语言,拉近艺术与百姓的距离,让艺术走下舞台、走进百姓,把环保、幸福、公平等热点话题,创作成反映民生的舞蹈,传递正能量,“我们希望通过更活泼的形式,在孩子们的内心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方青代表认为,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重点应该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这些地区更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从而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让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真正起作用。“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广播评书,可以说正是广播故事开启了一个孩子对文学和世界的向往。但现在农村广播主要传播的是农技知识,应该多一些文化气息。”方青代表说。

责任编辑:马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