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今年全国“两会”顺利落幕之后,如何持续健康发展仍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大挑战。3月21日德国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召开“德国模式:启示与借鉴”的专题研讨会,全面解析已帮助德国平稳度过历次危机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深入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政府一定要放权、让权给市场

主持人:根据你的了解,中国高层决策者对德国模式是否关注?

郑新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了各个国家的经验,其中包括德国的经验,国家发改委上世纪90年代每年同德国的经济部都要进行一次交流,中国一直希望学习德国稳定增长的经验。

德国的宏观调控、财政制度、金融体制、房地产管理、教育制度等都非常有特点,而且非常有效。德国人跟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喜欢从哲学层面来思考问题,同时在德国现代管理模式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影子。

德国的模式叫社会市场经济,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差两个字。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继续前进的关键在改革。目前研究德国的模式,对我们推进下一步改革,夺取新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当前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在这些方面德国经验能够给我们什么样的借鉴?

王一鸣: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现在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速在明显放缓,原有的一些增长动力也在减弱。以往我们靠比较高的储蓄率来大规模投入资本,通过产能的扩张进入国际市场,现在由于全球经济的收缩,增速放缓,国内经济也放缓,产能过剩凸显。

以前我们参与竞争,更多靠低成本要素的投入,特别是劳动力低成本,但去年中国劳动力绝对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这个优势也没有了。

再一个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也在强化。东部雾霾天气覆盖范围还是很大的,很多老百姓都提出,没有清洁的空气要那么高的GDP干什么呢?这一次,中国正在一个需要变革的前夕。

德国模式给我们提供很多借鉴。我们经常思考德国工资那么高,它的制造业为什么还有竞争力?它一定是有更高的要素生产力。中国要延续经济增长,要继续往前走,必须从这方面有所突破。要从原来的加工组装、加工贸易转向一种以研发为基础的制造,这是中国必须跨过去的一步。

这就需要大规模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物质资本投资,所以我们需要投资于人。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精英教育,而我们缺的最大的一块就是如同德国那样的职业技术教育。如果制造业一线工人素质不够,怎么去参与全球竞争呢?所以怎样大规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我们需要跟德国学习的重要方面。

第二个很重要的,我们讲模式的时候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们以前学习技术路线比较明确的成熟制造业,并通过政府配置资源推动发展。再往后走,我们越来越需要创新,有很多领域技术路线并不成熟,市场前景也不是很明朗。比如新兴产业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过度依靠政府配置资源,肯定就会错配,甚至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政府一定要放权、让权给市场,让市场试错,让企业试错,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合理的方向。

所以下一步要推进改革,放权给市场,这方面可以从德国学到很多经验。德国的体制既有政府的协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个体的创造活力。以前说中国的转型发展,老说中国是东亚模式的一部分,那么下一步转型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呢?我想还是中国自身的模式,我们走中国自己的路,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各种有益的经验。

学习德国人的思维模式

主持人:如果中国可以借德国体制一天,你们觉得中国应该做什么?

郑新立:应当学习德国人的思维模式,不走极端,而且善于把个人的积极性、企业的积极性和整个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如果政府向德国学习,首先从思维方式上学习。

比如说房地产市场,德国住房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因素。二战之后德国建立了一个储蓄银行,从小孩出生就开始每个月存钱,到结婚年龄需要买房时,就把你储蓄的钱全部给你,另外再给你一倍的贷款。储蓄银行运转了五六十年,效果非常好。它占德国人买房支出的三分之一,储蓄利率非常稳定。

德国的房价稳定就带动了德国市场的稳定,市场的稳定就决定德国经济的稳定。所以从长期来看,德国经济在50年代以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非常稳定,其中住房政策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主持人:你认为德国文化对德国成功有什么样的影响?

黄燎宇:德国经济的成功在于它的传统,有一种文化的因素在里面。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拟语,就像黑色的牛奶一样,这两个概念是矛盾的,但是在德国出现了。所以我认为德国非常了不起的一点是,在意识到资本主义败坏人心、破坏环境的本质之后,德国引入社会因素,强调另外一面的同情、道德、人性。

第二个是德国的传统市民阶层的作用。德国强调市民道德,有些东西跟我们儒家很接近,讲究勤勉、秩序、有条不紊、节俭,这对经济的发展很有好处。而且,德国很喜欢搞资本主义,但另一方面德国又深刻地反思资本主义。

马克思也认为德国资本主义太软弱。那是不是发动社会革命就是好事?我觉得应该打一个问号。

主持人: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德国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已经凸现出来,德国的一些经济思想是否会再次成为世界主流?

连玉如:二战后德国的最高原则是一体化,“德国模式”,或者说“德国道路”,包括国家利益的提法很长时间是禁区。因此虽然德国在经济、社会、内政、政治制度等很多框架方面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做法和特色,也就是德国模式,但它自己不这么说。

从德国政治精英层来讲,比较大张旗鼓地谈德国模式应该是默克尔上台以后。作为二战以后出生,而且是来自东德的女性政治家,默克尔积极倡导德国模式,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更是如此。

另外就是中德之间的对比。虽然在对外关系,在国际体系中中德两国看似很不一样,但是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中德之间也有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在1949年建国,两国都面临国家巩固的问题,所以都搞外交对外关系一边倒,中国倒向苏联,德国倒向美国。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两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获得了巩固的地位,但又都面临国家统一的问题。两国都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在对外关系中开启了新的方向,中国通过“亲西方政策”和美国打开外交的大门,在德国则是通过“新东方政策”,与东德、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可以接受、共处的局面。

冷战结束以后,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的崛起问题,其实德国也是一个新崛起大国,只不过两个国家的崛起内容方面有一点差距。因为德国的崛起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而中国的崛起更多地体现在经济方面。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似之处,由于具体的历史问题,德国很长时间有一种克制文化,德国一直比较低调,用中文词语“韬光养晦”比较确切。

在内政上、经济发展上德国非常坚守自己的模式。比如社会市场经济是1948年开始施行的,直到今天具有惊人的连续性。当然其间也有改革,现在德国的一枝独秀实际上是经过痛苦的结构改革以后取得的成果,改革也带来了社会的动荡和政府的更迭。但总的来说,德国坚守着自己的经济模式几十年不变。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