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杨永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思考(8)

包括还有很多地方在探索社会力量怎么参与到公共服务当中来。这些实践经验都能够为我们国家下一步政策制定提供很多依据,因为我是搞公共政策研究的。说实话,公共政策如果再像以前那种治理方式,这是不行的。

你必须研究当前国家在某些方面到底是什么问题,要向实践学习。其实很多地方的创新远远走在我们理论前面,我是搞公共管理的,我知道。很多地方政府的创新远远走在我们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面。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他们的经验,当然也包括一些教训,从里面去发现规律,然后再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5.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考核办法。这个是六中全会开完以后,中宣部跟文化部承担这个任务,这个任务又委托给了我,我现在正在做这个事情,就是要制定一套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以及考核办法。怎么样来考核我们的地方政府它的公共文化的绩效?怎么样来考核我们的一些文化机构?怎么样考核我们一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还有就是怎么来衡量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发展水平?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个工作。

我今天要给各位老领导汇报的就是这些,观点不一定正确,就是我的一些思考,也请各位老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杨永恒:文化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思考

非常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在文化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因为我是2010年开始参与文化部的一些工作,在文化、尤其是公共文化这块领域做了一些研究,也为文化部的“十二五”规划,包括前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也做了一些工作。所以这里面也有一些思考,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也配合十八大学习,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这些方面的内容。

一、 文化领域的理解

这里有四个关键词:第一,金钱。第二,知识。第三,文化。第四,品位。这四个词,它不是一个含义,这个从字面上能够看出来。但是它确实是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当中,也包括每个人在发展当中可能要思考的问题。有钱的人一定有知识,有知识的人也不一定有文化。一个社会发展也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富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但是我们这个国家科技实力不一定强,我们科技实力增强了,但是并不代表着我们的发展质量、我们的文化内涵、我们有品位。只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者一个人同时既富裕了,又有科技知识素养,同时又有文化内涵,那么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完美的发展。

这里面金钱主要是解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的富裕问题;知识是解决我们这个社会的能力,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文化是解决我们思想层面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精神层面的问题。这里我有一个总结,文化解决精神层面的需求,主要涉及到价值观、伦理道德、素养、情操。

为什么在近几年文化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这也跟我们现在国家在整个发展当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分不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太关注经济发展,忽略了对人道德观、价值观,包括一些伦理方面的一些培育和塑造。现在这个社会整个价值体系在退化。第一,这个社会在分层,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由不同的利益集团构成。第二,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在分化。这个社会缺乏一个大家共守、信守的价值,唯一的价值可能就是利益。比如说现在媒体上经常报道的,一些老大爷、老大娘倒地了,现在没人敢去扶他们,为什么?这个值得我们反思。作为一个人一生当中很基本的一些道德观、价值观,为什么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缺失了?这是文化为什么要引起重视。

在前段时间开会的时候,有个领导提出来,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到了文化的问题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如果再不解决,这个社会就面临价值观、价值体系层面的崩溃。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一个共享的价值观,没有大家所共同信守的价值准则的话,这个社会会怎么样?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来的,叫全面、协调、可持续。在里面明确一句话,十八大报告也再次重申了: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它不仅仅是说让我们大家玩起来、娱乐,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解决我们这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这里我有一个体会,文化叫以文化人,通过文化的形式,包括一些手段、内容去传递一种积极的价值观、一种道德标准、一种伦理规范。那么这个文化,我们从学理上去解释,它属于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一种制度。任何一个社会它要有两种制度来规范,一个叫正式制度,一个叫非正式制度。那么正式制度是法律法规,但是法律法规它只能管到一些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日常发生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重复性的问题。大量的行为需要靠我们非正式制度,就是文化、道德、伦理来约束。

刚才我讲一些老同志倒地以后没有人敢去扶他,其原因就是我们的非正式制度没有发生作用。比如说老同志倒地了,我去扶他或者不扶他,都不违反法律。但是如果说我的道德观、价值观退化了,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不扶他,对我的这种价值体系形不成冲击,或者我不受到道德谴责,那么我更不会去做了。所以一个社会,正式制度跟非正式制度不能同时发生作用的话,这个社会一定会紊乱。

比如说美国,它有很健全的法律制度,但是同时美国还有很多人信基督教,在他们床头都有一本《圣经》。《圣经》是干什么用的?其实就是教育大家日常生活当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我们现在这块道德层面、思想层面的这种东西,可能有些淡化。我们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但是非正式制度对我们每个人行为的约束,就是文化或者道德对我们每个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所以这是为什么重视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同时,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什么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最大的特点,不仅仅是说我们这个国家的文明特征,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所承载的这种文化的内涵。我们讲可持续发展讲了很多年了,但是以前关注可持续发展,更多是关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在谈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谈经济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简单地讲,我们这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下一代人发展为代价。我们不能透支下一代人的发展。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包括我自己也经常到地方调研,参与一些部委的工作,很多地方,很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包括空气污染的问题,北京现在雾霾天气很严重,未来这种清洁的空气在什么地方?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的,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都关注到了。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理解文化可持续是什么?第一,文化的传承、弘扬,包括我们的特色。我们这代人能不能去传承我们上代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些优秀文化。第二,我们这代人所积累的文化积淀,能不能被下一代所弘扬和传承,如果没有这个的话,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断代的。现在我们实际上面临这种风险。我们现在很多文化面临外来文化的融合,我们越来越多的去接纳一些外来的文化,但是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标识在慢慢淡化。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