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腐败。收入差距与腐败联系在一起,更加增加社会不满。
第五,环境污染。雾霾天气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如果政府下定决心,解决好管理的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经济,消除双轨制,中国还能够保证10年7%-8%的经济增长。
中国迎来难得机遇 须解决五方面问题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于探清原因。从以上五条来看,有的是源自反周期的政策,这是周期性的,等到经济增长恢复正常,这些问题就可消除;有些源自管理不完善,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有的则是改革不到位造成的。
第一,国进民退背后有经济周期性问题,在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下,政府采取反周期政策,以相应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危机,最有效的项目自然落在大项目 上,目前中国拥有承接能力的大企业多是国企。应当注意到,虽然大企业通过承接项目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上升,但真正执行的还是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的活跃保障 了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民营经济的份额也在上升。长远来看,这些大项目能显著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对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大有帮助。所以,整体上的国 进民退是暂时的。
第二,房价上涨速度过快源自反周期政策执行中银行管理不善。反周期的财政政策推行4万亿投资,其中三分之一是财政支出,三分之二是银行贷款,也即通 过银行贷款采用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银行的贷款会创造银行的存款,银行的存款又会变成银行的贷款,不断增加。例如,2008年国内存款增长20万亿元,银 行存款同比增加42万亿元,财富的创造远低于银行存款的增加。在政策执行中银行管理不善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一个项目需四年建设,每年需要一笔贷款,国外 的银行按年放款,可能每年放四分之一,其余的记为承诺金,中国的银行则一次性放贷,然后全部计收利息,无形中给企业增加负担,企业为节省成本或将余款存入 银行,银行存款增加、利润增加,或投入房地产短炒,增加房市压力。
第三,贫富差距与腐败很大程度属于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中国实行双轨制改革、渐进式改革以维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然而双轨制遗留了很多扭曲,资源分配 不合理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均和寻租问题。比如金融体制,只有大企业才能贷到款,利息还颇低,而银行存款的利息很低,相当于低收入的人补贴大企业发展。解决的 办法就是深化改革,消除遗留的双轨制。
第四,环境的问题反映了发展阶段的问题,也反映了管理的问题。就发展阶段而言,中国还处在制造业为主的阶段,国内的能源体系以煤炭为主,那么环境的 问题自然而至,相比而言,日本、韩国、德国、英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类似问题,中国能比这些国家做得好的方面就在与提高管理以及控制空气污染的技术。解决 环境问题就应要求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污染治理标准,政府要落实到位。
在西方国家陷入日本式新常态的情况下,中国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如果政府下定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好管理的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市场经济,消除双轨制,中国还能够保证10年7%-8%的经济增长,到2020年人均收入超过12000美元,跃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 列,实现中国梦,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