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要对接“两型社会”与文化建设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所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当前高职教育应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要让“两型社会”观念成为院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文化的力量在于其润物无声、化物无形,要用文化引领“两型社会”建设。只有当“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才会有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GDP增长依赖资源消耗的情况依然存在,这给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压力。例如近期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要在高职教育中营造良好的院校文化,加强“两型”价值观、发展观、财富观、消费观的培养,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做起,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内化为每个人不懈的追求和自觉的行动,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功能。
第二,拓宽办学资源,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要树立培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加强内部与外部资源的集成与共享,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办学力度,建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战略联盟,达到既为企业培养人才,又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的效果。
第三,要充分利用高职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高职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例如,为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培训,为社会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新型工业化输送合格劳动者,促进城镇化有序推进。
总之,“两型社会”和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作为高职学院,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办好教育,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刘建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