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是劳动者的光荣节日。可现实生活中,一些劳动者“劳动光荣”的感受却并不明显,他们对平凡而繁重的劳动更多感到的是压力。
在多数单位,普通的一线劳动者收入偏低,而一旦摆脱一线、进入管理层,收入就能显著增加;对很多体力劳动者而言,盖了一栋栋高楼大厦,自己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栖身之地,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因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常常只能牛郎织女星汉迢迢,甚至工资不能按期领取,被无故拖延。在这种劳动普遍贬值的情况下,谁能感受到劳动的光荣?
普通劳动者也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权利,但在相当多的企业里,普通职工根本做不了主,即使召开职代会,也只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而已。即使有工会组织,顶多安慰安慰一番,替管理者做做疏通、缓和工作,因工会也得看老板的脸色吃饭。你说,工友们能有光荣的感觉吗?
如果普通劳动者感受不到劳动光荣,这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理念的背离,也会对社会造成深层的负面影响。因为感受不到劳动光荣,家长拼老命逼着孩子上大学,青年学子也不愿读技校,不愿意从事平凡的劳动。从而导致每年的大学生过剩找不到工作,需求量大的技校又面临生源不足的窘态。
新型城市化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公平发展、无差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发展理念要着眼“人的无差别发展”,发展目标要体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发展模式要有利“人的无差别发展”,推进方式要服务于“人的无差别发展”,发展政策要有助于“人的无差别发展”。
只有在政策体制上寻求突破,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措施上下工夫,保证普通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劳动者才能有尊严地生活,才会真正感受到“劳动的体面”和平凡劳动的光荣,我们社会发展的基础才能更加牢固和有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