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酒鬼酒真的“有鬼”吗?(5)

【案例】酒鬼酒真的“有鬼”吗?(5)

【启示与思考】

酒鬼酒的“塑化剂丑闻”,已经超出酒鬼酒自身,成为一场潜在的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白酒基本都含塑化剂,而且酒越高档含量越高,这一事实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不担心,毕竟塑化剂是有“前科”的,并被列入了“黑名单”。因而,尽管中国酒协表示“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等”,但本着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则,酒协也应规范酒企在“塑化剂特定迁移”上的管理,而不是明知白酒都含有塑化剂,却有意隐瞒不报。

更重要的是,既然眼下的白酒国标中还没有塑化剂含量的标准限定,那么中国酒协当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尽快在白酒国标中补上这个漏洞。而不能以“没有标准就推断超标是不负责任”的不负责式表态,为酒企开脱。至于酒企也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严加管理,把塑化剂用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酒越高档,塑化剂含量却越高,这何尝不是对中国白酒业的一大警示!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里,必有千方百计寻找规则漏洞走捷径的冲动,必有莫名其妙却立竿见影的效益催化剂,它们可能是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以及还未知名的地下实验室产物。

对于这些,监管不能每一次都迟到,每一次都被其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动调查,就等于把公众安全放置于迷雾里,没有主动出击就等于把公众安全抛弃在迷醉里,没有标准更新与及时跟进,就等于将公众推向了一个充满规则漏洞的比赛,而对手却是那样狡猾。

三聚氰胺引发的国产奶粉“大逃荒”影响持续至今,那些被摧残的孩子的苦难还在制造伤痛。现在,有关白酒塑化剂的种种迷雾已经蔓延开来,又到了必须果断行动的时候,只是,谁来消解那迷雾中藏着的骇人毒素?我们真的很期待。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