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结从何而来

社会团结从何而来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公共层面,因意见不同而爆粗口、动武甚至约架的事都有很多。在我看来,今天的“社会分裂”,情绪暴烈的观念对抗,失范的权力要负很大责任。实现社会团结,避免分裂和粗暴对抗,根本上还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

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微博上骂网友“狗汉奸”,被网友告上法庭,最近北京的法院判孔庆东道歉并赔偿。根据报道,这次让孔庆东爆粗口的,倒不是什么公共事件,而是网友批评他做的一个律诗“格律不对”。不过,孔庆东教授确曾有因公共事件而大爆粗口的记录。

近日,“汉奸”这个词也被用在了一位知名学者的身上。这位知名学者参加学术活动,发言过程中被人粗暴打断。大概也因为这件事,这位学者在另一个地方的学术活动,遭到抵制而被临时取消。据这位学者说,与其观点相左者还曾在其演讲时动武。

近年来,在社会公共层面,因意见不同而爆粗口、动武甚至约架的事都有很多。这里面,当然有个人性情和修养的问题,但当今社会在认识、观念和价值上的分裂,由此可见一斑。

认识和观念的分化不从今日始。上世纪90年代,中国知识界发生过左右之争。那场争论很激烈,交锋很尖锐,但某种意义上,它还是知识界内部的事情,很难说引起了多么广泛的社会兴趣。而今天,分裂和分歧已经走出知识界内部,成为一个社会现象,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更在社会层面放大和激化这种分裂。

如果仔细分析,当前的社会分歧和争论,争论的双方,很多时候并不特别关注对方到底说了什么,也没有心情去想想对方说得对还是不对。是“站队”而非观点正误本身,决定了各自在公共争议中的表现。

另外,左右争议的双方,在公共媒体上的呈现也是不对等的。表达观点的自由和分贝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各方所拥有的言论渠道能力,一方的某些观点广为传播,不缺发表平台,而另一方的某些观点很多时候发表不出来,言论阵地往往在网络而非纸媒上。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对公共问题的不同看法,不至于总闹到要打要杀的地步。在我们这里,“站队式”的、水火不容的公共争议,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呼吁理性,呼吁风度?很“政治正确”,但我觉得无济于事。

在我看来,今天的“社会分裂”,情绪暴烈的观念对抗,失范的权力要负很大责任。失范的权力,造成不公正、不公平,“权力通吃”情况下的利益分化也是不正常的分化,进而造成了社会在观念和价值上的巨大裂痕。形象的说法,是失范的权力,在社会肌体上割了一道伤口。

有些人特别是很多年轻人怀念以前,想象以前某个时代是一个更好的时代,他们当然没有经历过以前的生活,这与其说他们理智蒙蔽,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对当下某些社会状况的失望与不满。事实上,在一个更加公平公正或者说正常的社会,某些观念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不过就是被法律予以保护的一种自由的言论而已,主流价值观不会受到多大的冲击。

实现社会团结,避免分裂和粗暴对抗,根本上还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