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助巴以和谈

穿针引线助巴以和谈

摘要: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5月5日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目前中国外交已经表现出更为积极更加有所作为的种种特征,但是在中东问题和巴以问题上依然多有掣肘。

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5月5日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就在一天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来到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巴以两国领导人几乎同期访问同一个国家,在国际外交史上实属罕见,这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巴以领导人接踵而来,是否内有玄机?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东问题专家、博联社总裁马晓霖。

记者:巴以领导人罕见地同时访华,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这是否是中方的刻意安排?

马晓霖:巴以领导人同时来访确实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关注,因为很少见到巴以这对“冤家”的首脑能同时访华,而且有一天半的时间交集。但我认为这是一种礼宾安排上的巧合。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就任之后,各国元首自然会前来访问。中方可能还是考虑自己领导人的时间,安排两国领导人到访,赶巧双方相继抵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如果巴以两国领导人有在华举行会面的意愿,中方将提供必要的协助。

不论巴勒斯坦还是以色列,与中国的关系都发展得非常稳定、非常友好。双方首脑来访都更关注中巴中以之间的双边关系。巴方希望从政治、外交、经济等方方面面继续得到中国的支持,包括帮助他们独立建国、向以色列施加和谈压力,帮助巴恢复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以色列则更侧重经贸合作,当然也会阐述以方在政治、安全等问题上的立场,包括希望中国关注伊朗核危机,进一步对伊朗施压等。另外,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很关键,以方也会就有关问题与中国领导沟通磋商。

另外,阿巴斯与内塔尼亚胡之间对话和接触的窗口一直是敞开的。两人的官邸就几十公里的路程,进行对话非常方便。一些巴以领导人会在中国进行会谈的说法,有些过度猜测了。

记者:中国在巴以地区有怎样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