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所遇到的基本的“矛盾关系”,有三个层次:

一是发展原则层面的关系。这些“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则直接相关,具有统领全局与引导其他关系的重要作用。主要有:(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过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教训,就是背离实事求是原则,脱离中国国情,从唯上、唯书的思维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结果犯了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由此,实事求是,从中国特殊实际出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这是因为一些僵化思想观念阻碍着我们遵循实事求是,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里,实事求是必须以解放思想为条件,而解放思想又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不坚持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难以立足中国国情;而不坚持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难以持续进行。(2)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这种改革开放既要解放思想,同时也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不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难以深入进行,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3)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发挥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克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为激发社会主义的内在活力提供重要体制机制。不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缺乏活力,不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4)促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是发展目标层面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主要包括:(1)物与人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物质财富积累的问题。当“物”的发展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人”的发展问题无法真正提到议事日程;而当“物”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的发展问题也就自然提到日程上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可忽视的主导理念。不解决“物”的发展问题,“中国特色”就缺乏物质基础,不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就缺乏价值指向。(2)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策略有效地打破了平均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如果长期奉行这一策略,很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在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及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等方面的不公平,进而导致社会不和谐。由此,公平正义就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公平与效率也越来越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3)共创与共享的关系。坚持共创发展成果与共享发展成果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共创,指的是人在劳动权上的平等;共享,指的是人在成果分配上的平等。一个是机会上的平等,一个是结果上的平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创是共享的基础和根据,共享是共创的深化和结果。没有共创,就谈不上共享,没有共享,共创就缺乏动力和意义。如果共创与共享发生分离与矛盾,就容易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4)社会活力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社会活力体现的是社会的创造力,社会和谐体现的是社会的凝聚力,二者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社会活力必须以社会和谐为基础,没有社会和谐,这种社会就不会充满活力,而社会的和谐又必须通过社会的活力体现出来,没有社会活力,社会和谐就难以真正实现。

三是发展方式层面的关系。主要包含:(1)又快与又好的关系。“快”意味着速度、规模、数量,“好”意味着质量、效益,以及关注民生。“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量”上的具体要求,“好”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质”上的具体体现,“快”必须以“好”为标准,“好”必须以“快”为条件,二者互相规定、相辅相成。(2)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首先任务是要解决物质财富的积累问题,而劳动是创造财富的直接手段;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仅用劳动来创造物质财富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尊重劳动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利用资本要素,即从“劳动—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内在结合上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正确处理这两方面的基本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关键。(3)循序渐进发展与超越式发展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因而必须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发展也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由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超越式发展。

自觉实现好上述各种基本矛盾关系的“结合”,使我们党和政府既坚持了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既避免了左右摇摆,也有利于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的“十个结合”,[7]强调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要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所遇到的基本矛盾关系方面的和谐结合,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内在逻辑的一种提升和概括。

“自主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路径与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主动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从邓小平的“走自己的路”,到江泽民同志的“治国之道”,再到胡锦涛同志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质上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主导性。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自主创新之路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理解:在理论上,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到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则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一种自主创新;在实践上,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工业化道路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改革开放,到创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新体制,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科学发展,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一种自主创新。这种自主创新,已获得部分国外研究者的认同。[8]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自主创新有其重要根据。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有不变的模式可循,需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主创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演变启示我们,一味照搬马克思、恩格斯书本中的“社会主义公式”且不结合本国实践来推进社会主义创新,必然遭到失败;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因其主导价值与中国文化有本质区别,也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现成的模本;中国共产党人所依靠的,只能是基于对中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反思和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型发展模式。其次,当代中国发展的再生之路是提高人的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地方在实践上主要是以“物”的手段来实现经济增长。这实质上是注重物质驱动(资源驱动和资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发展进程中起着“积累物质财富”的重要作用。但从今天和未来发展的走势来看,这种模式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代价越来越大。如何寻求当代中国发展的再生之路?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命运的战略性问题。在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资源紧缺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寻找到了一条新路:把人的自主创新能力看作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中心性环节。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发展方式可概括为注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最后,影响社会发展的力量总体上将转向创新能力。从哲学看历史发展,有一条规律:历史越往前追索,人之外的物质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大,历史越往后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越突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就是从以权力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经过以物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再逐步走向以创新能力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由上看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越来越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