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表达“国家存在感”

中国如何表达“国家存在感”

“话语权”是什么

“话语权”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国家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说话”的影响力。话语权的本质不是“权利”(right),而是“权力”(power),是通过语言来运用和体现权力。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大小,直接取决于该国在国际社会实力的强弱,以及实力的有效使用。话语权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话语权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媒体的话语权。话语体系的传播需要载体和媒介,话语权很大程度是通过媒体体现出来的。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西方国家拥有相对强大的媒体工具。美国媒体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许多的国家和地区,为其话语霸权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因此,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建设更强大的话语传播体系。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及媒体的传播规律,将中国特色的理论、思想、主义、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广而告之。

实现一个国家“话语权”的根本支柱

硬实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话语权以硬实力为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因为经济与科技实力对舆论工具、宣传手段和传播能力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国际话语霸权,与其强大的硬实力是分不开的。

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意识形态的鲜明性特征,决定了我们“话语权”构建的现实基础,而“话语权”的构建也将对中国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软实力:价值观或意识形态

硬实力并不能与话语权画等号。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指出:“从常识上讲,拥有最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将获得实力。但在信息时代,拥有力量的国家也许是得到人们支持而又有说服力的国家。”话语权既与硬实力密不可分,又和其他软实力要素的衍生部分有关,如作为软实力的科学理论、先进思想、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管理模式、文化传统、合理政策主张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等要素,也会直接影响话语权。

话语权也是国家利益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有太多的西方话语主导国际进程,如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等。然而,上述简单的机械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不仅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反而常常成为国际冲突与地区战争的“催化剂”。因此,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绝不能在国际治理中“失语”,因为话语权也是国家利益。

中国话语如何让世界听得懂?

立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首先,中国话语权的构建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明晰性,明确地、自信地、理性地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特征的国家意志,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话语价值”取向构建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叙事框架”、概念体系、语言形式。在当代文明形态中,话语的力量来源于“价值”的力量,话语权的实现取决于所传播的价值的“普世性”,以“公正民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就是承续人类文明发展目标的“普世价值”,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理论自信。

中国的话语权,其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的话语权”,我们要坚定地用“社会主义话语”讲话,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代文明框架中确立我们的话语权,我们的声音才会让人理解和听得懂。

以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为支柱

中国话语权的构建,要以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为支柱,通过社会主义“公正制度”体系,明确表达社会主义的“公正价值”。中国话语权的构建,制度的运行和“改革”至关重要,按照“公正”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所实现的“公正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最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繁荣、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一个反映人类文明未来的“良性运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构建并掌握“话语权”的现实基础。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一个实现了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社会现实,是最有说服力的“话语”。

通过“价值”和“制度”两个方面打牢“话语”基础

总之,构建中国“话语权”,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价值”和“制度”两个方面打牢“话语”基础,做好当代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工作,使人民满意、社会公正和谐,向全世界充分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文明才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基本选择,“社会主义话语权”才会具有理论和实践内容,中国的声音才会让别人“认真听”。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