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系统性的经济危机,全球化和垄断化的金融业拿不出清晰的应对之策。它在拯救银行和刺激资本主义增长之间抉择两难。一方面,它试图通过公众买单的救助方案来挽救金融机构,比如强制政府执行严厉的紧缩措施,甚至将民选政府撵下台(比如在希腊和意大利),让支持预算缩减的金融业“技术官员”取而代之。另一方面,这些紧缩措施和救援方案抑制了市场需求,让资本主义增长前景黯淡。紧缩措施在许多发达国家遇到选民的强烈抵制,撼动了中左和中右政党轮流执政的局面。然而,单纯反对紧缩措施,却拿不出任何后资本主义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即社会主义道路),无法让全球经济走出目前的死胡同。
一场多领域的系统性危机
2007年7月的南非共十二大曾分析过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许多特点。当时,在南非只有南非共指出这场危机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也只有南非共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任何有意义的复苏。
当时我们做出的预测在过去5年得到了充分验证,其中包括:尽管这场危机殃及各个领域,但据此假设资本主义将会灭亡,危机过后会诞生新世界,是十分幼稚的。美国经济超级大国地位正在加速下降,但仍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资本主义霸权地位。与此同时,世界将会并且正在变得更加多极化。尽管多极化给予南方更多喘息的空间和选择,南方人民将承受危机带来的负担。资本主义经济体更加关注自身危机和刺激计划,相应减少了对南方的直接投资,国际贷款利率提高。
一些充满活力的发展中经济体,如巴西、印度和中国可能相对超脱,但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逃脱危机的影响。中国依赖对美出口的增长模式面临严重挑战。
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主义世界是可能的——斗争仍在继续!
世界资本主义正面临危机,这些危机已威胁到自然、生物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这些危机是否会终结资本主义甚至人类文明?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能否从这些危机中诞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要渡过危机,必须要由绝大多数人共同付出努力。
要建立可持续的世界,唯一的希望就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彻底过渡。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包括生产在内的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地处在社会管控之下,最终我们能够创造客观条件,将社会需求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20世纪,全世界,包括南非都曾因1917年俄国革命而燃起希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产主义运动在击败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中发挥的作用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增添了威望。1945年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在更多由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的国家中实施。社会主义阵营极大地激励了南方的民族解放运动,并为其提供了宝贵的援助。社会主义阵营成为对峙帝国主义的平衡力,南方许多进步运动的战略和战术都建立在这一力量存在的基础之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并不能否定之前取得的许多成果和进步,也不能降低继续社会主义斗争的必要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突然变得“更好”了,恰恰相反,帝国主义变得更傲慢,在行动上变得更单边,在其继续积累的过程中变得愈发无可救药。
(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