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海岳梦中飞

胸中海岳梦中飞

摘要:从新中国成立“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中国发展的每一个进程,每一步跨越,无不依靠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翻开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不难看到,无论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照搬别国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能解决中国的生存发展问题,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包容”,是一种品格、一种气概、一种境界,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表征。

“山不辞微尘故能成其高,海不绝细流故能成其深”。山之高大、海之深远,盖因其具有包容万物的胸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之所以引起党内外、军内外、海内外的强烈共鸣,之所以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说,中国梦之美,美在包容。

中国梦是历史梦与时代梦的统一

一个民族的共同梦想,积淀着这个民族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价值,因而具有民心同向、众愿同归而又穿越时空的包容性。

中国梦是一个长长的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1840年鸦片战争击碎了大清帝国“天朝上邦”的迷梦,泱泱中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使“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字眼。

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梦,一个前赴后继的梦。“振兴中华”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我们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一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响亮口号,始终回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的征程上。

从新中国成立“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中国发展的每一个进程,每一步跨越,无不依靠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把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连接起来,把民族复兴的大业与几代人的夙愿联系起来,把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凝练概括了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高度总结了中国人民自强、奋斗的历史经验,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民族复兴事业的历史使命。

正如习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所指出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从历史纵向坐标上看,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几代人孜孜以求的历史任务;从时代横向坐标上看,中国梦是国家、民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赶超现代化潮流的现实课题。如同欧洲文艺复兴不只是回归古希腊文明的复兴,实质是西方走向现代化的思想启蒙。我们的中国梦,恰恰是在悠久文明基础上实现大国崛起,以现代化国力和形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凤凰涅槃。

在一个古老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中国梦”凝聚共识、激励人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它承载着几代中华儿女的深厚情结和美好愿景,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民族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声,必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戮力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