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贫困与民族矛盾恶性循环的警示(2)

印度贫困与民族矛盾恶性循环的警示(2)

民族冲突地区脱贫建设深陷两难困境  

印度民族冲突已经一次又一次震动国内外,而其民族冲突背后又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若欲根治,却难上加难。发展经济本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但在印度这样一个民族构成、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严重缺乏一致性的国家,要在少数民族贫困动荡地区开展经济建设却在三个方面陷入两难处境,这一点在东北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

首先,国防需求与经济开发、凝聚民心难以兼顾。印度政府认为东北地区落后封闭有利于防堵外来渗透,道路等基础设施稀少失修有助于避免未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长驱直入,因此长期刻意规避该地区的经济开发。鉴于东北地区与印度本土民族构成、历史存在根本性差异,这一策略确有其不得已之处;假如印度动荡地区邻国都是经济停滞的国家,这一策略也未尝不可行。但东北地区毗邻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国,当地土著民族多数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地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滞后,当地土著居民亲眼目睹西藏天翻地覆的经济社会发展之后,对印度的离心力油然增长。

其次,发展经济、开展建设之举往往会成为触发民族宗教冲突的新导火索。在特里普拉等少数民族、原住民聚居区,地方政府为建设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而征用土地,使得许多原住民离开家园成为非自愿移民,低效的印度政府又使得他们往往得不到合理安置,最终不得不诉诸暴力冲突手段。而在冲突发生之后,同样是由于印度政府的低效,冲突、暴乱乃至反政府武装长久得不到解决。

同时,虽然印度联邦政府向少数民族聚居的落后地区投入了不少援助资金,但由此催生的经济增长果实绝大多数被头脑灵活、资本雄厚、商业和人际关系网络广泛深厚的外来移民摘取,本地原住民、少数民族所得甚少,新矛盾由此而生。

再次,由于反政府武装活跃,印度联邦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沦为“资敌”之举。东北地区分离主义武装组织不仅强迫众多公务员根据其薪金水平向其贡奉“合情合理”的份额,而且直接恐吓威胁地方政府部门,勒索联邦政府发放的开发基金,负责工程承包的总工程师经常在武装分子枪口胁迫下将承包合同批给反政府武装指定的成员,高级官员经常被召集到郊区按照武装分子的命令行事,政府补贴的汽油、柴油、煤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常常被与分离主义组织和地下武装关系密切的经销商垄断经营……结果,印度联邦政府对东北地区下发的开发补助金大部分流入了反政府武装的金库,联邦政府拨给曼尼普尔警察机关用以购置装备的补助金尚未发放到基层就被分离主义组织和地下武装敲诈殆尽。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