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桂林联通公司“王八奖”奇招就能有奇效?(3)

【案例】桂林联通公司“王八奖”奇招就能有奇效?(3)

顺便问一句:公司要求业绩差的部门领导和员工上班时间或在办公室期间都要穿上印上"王八"字样的马甲,为什么无人公开抵制?到底是一些员工为了生存,被迫无奈,还是他们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

近一段时间来,各种古怪的企业激励和促销措施层出不穷,一经披露,舆论谴责之声跌起,却偏偏有人要前赴后继,像"买房送老婆"、给员工颁"王八奖"等,一个比一个离奇,一个比一个出格。人们不禁要问: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青睐那些耸人听闻的"奇招",就再也没有其他手段了吗?

中国联通的“王八奖”到底羞辱了谁?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出台一些鞭策后进的管理办法,原本无可厚非。可是,业绩不好就要被贴上“王八”“乌龟”的标签,怎么看都像是撒气骂人,这就令人无比惊讶了。业绩再不好,也不能污辱员工的人格呀。业绩差就要做“乌龟”,效益低就要做“王八”,还要穿着含有贬意的黄马甲上班,这算是什么企业规定?这到底羞辱了谁?

据了解,“王八奖、乌龟奖”不仅真实地存在于中国联通桂林分公司,而且还被当成一项制度,由领导严格监督执行。客观地讲,有的员工业绩一时上不去,除主客观因素外,恐怕与企业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协调能力也大有关系。再说,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创造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仅因业绩不佳就将其视为“王八、乌龟”,让他们背负骂名,情以何堪?

说白了,这些做法表面上羞辱了员工,让他们“知耻而后勇”,实际上更是羞辱了企业管理层——说明这样的企业管理无人性化可言。然而,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偏激手段管理员工的怪事层出不穷, 2008年,南京一家玉器公司老总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要求员工洗马桶,直到敢于喝下一杯马桶中的水才算合格;今年5月2日,重庆一化妆品公司为了让员工挑战压力,竟让员工围绕解放碑跪地爬行。此等管理怪象,无不让公众大跌眼镜!

类似“王八奖、乌龟奖”的标签,恐怕非但不会引起员工对工作的重视,反而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和憎恨,进而有可能肯定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这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在现代社会,这种“封建家法式”的粗暴管理不应有立足之地,否则,员工的尊严从何谈起?总之,要想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就必须把尊重员工当作必修课。

【启示与思考】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激励政策听了很多,用“王八奖”、“乌龟奖”锦旗来激励员工还真是头一次听说。不得不佩服能想出这个招数的领导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措施对于业绩能够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尚不可知,但是,员工的不满和痛恨却是立竿见影了。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领导层想出各路招数提高业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并未有何不妥,毕竟努力提高业绩,实现企业增收是领导层应干的事。让员工接受业绩考核也属正常,没有考核和检验,也难以检验出员工的真实能力,激励不了员工全力工作。不过,好的初衷没有好的执行和措施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王八”、“乌龟”这样的词汇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本来就有贬低的含义,没有人喜欢用这些词来形容自己。穿着“王八”马甲上班更是让员工颜面尽扫、怨声四起,这甚至还有可能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心、触及员工的道德底线。只考虑自己业绩而忽视了员工心理承受能力的做法,让人看了笑话,失了员工心,对于业绩也是于事无补,最后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所谓的正能量竟是这样的伤不起,要来又有什么用呢?

企业的运作不只是依靠员工这一个职务就可完成,业绩不佳,员工固然会有不足,然而将责任都推给员工、惩罚员工也失了公正。一个好的领导者,要纵观全局,看到了员工的不足,更应该考虑自己的决策问题、员工的训练问题、实际操作等问题的错漏。仅仅怪罪员工还有可能会“一叶障目”,找不到问题的真正根源。

“王八”的激励给不了员工鼓励,带来的可能只是巨大的心理激愤和刺激。这样的负能量伤不起,更要不起。与其单纯改变员工不如从领导层开始,赋予员工正能量不如从体恤民情开始。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