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宜春实践”(3)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宜春实践”(3)

两三年间,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农村走向社区、走向企业,内涵也在不断提升。从最初简单的送钱送物,到要求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今年,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组织干部下到镇村,推进镇村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打造农民就地转移的新平台和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受教育,大大提高了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团结群众、带领群众投身“幸福宜春”的建设

【镜头三】7月初正值盛夏,走进高安市石脑镇,320国道两边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的徽派房屋改造,已初具规模,淡雅的外观带来酷暑中的一抹清凉,传递着农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石脑镇是高安市推进工业化的排头兵,去年财政收入达7300多万元,是工业强镇、农业大镇,但因集镇规模小、品位低,出现了城镇化与工业化明显的不匹配。今年年初,石脑镇就开始“打造明星乡镇”的行动。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穿衣戴帽,而是高起点规划,重金聘请国内专家进行集镇规划,制定320国道沿线建筑徽派改造方案。投入上亿元进行集镇管线下地、休闲广场、香樟公园建设以及福利院、中心小学搬迁等12项公益项目;组建城管队伍,整治集镇乱停乱放、乱搭乱建行为。

集镇扩张要把周边村庄纳入规划,统一打造。这就牵涉到干部最头痛的问题:拆旧会损害既得者利益,新建一些村庄已无地可批。距离石脑镇不足500米的梅江村就因这个问题,30年没建一幢新房。村民口袋鼓了,眼界高了,可天天居住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只有拆旧建新,但不少人一时想不通,怎么办?

村里有户“钉子户”,户主是72岁的陈长毛,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征求了大多数村民意见,形成了拆旧建新的具体办法,可他就是不同意。镇党委书记陈钰带着工作组上门做工作,还被老汉用扫帚赶出门。见正面接触不行,陈钰就采取迂回战术,找老汉的儿媳做工作。有家人施压,老汉的思想有所松动。陈钰便趁热打铁,每天上门攀谈,了解到老汉也不愿意全家10口人挤在一幢80平方米的老房里,主要是家里穷,怕老房子拆了没钱做新房。摸到实情后,陈钰协调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了低保,还为陈老汉联系好出租房,以备安置过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老汉不仅欣然同意,还当起了拆旧建新的义务宣传员。

目前,梅江村拆旧建新一期20栋房正在打地基,二期70多栋完成土地平整。

【解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宜春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必须直面社会矛盾凸现和多发的现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宜春市市委书记谢亦森对此深有感慨,他认为近年来,各级干部抓经济工作有干劲、有办法,但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却有所忽视和放松,上面文山会海,下面党的方针政策很难落地。毕竟时代不同了,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增强了,过上幸福生活的期待更迫切了,这就要求干部切实转作风,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从发号施令向沟通引导、优质服务转变,从习惯于被群众拥戴向接受群众监督转变,从满足于一时为群众办好事向长期为群众谋福祉转变,从拍脑袋决策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转变,这样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

干部下基层,群众得实惠,基层得发展,自身受教育。宜春市正朝着党群干群之间“感情零距离、沟通零距离、服务零障碍、权益零损害”的和谐目标昂扬迈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