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

全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

近年来,我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逐步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机遇,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战略机遇,各盟市、旗县市区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机遇,推动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抓住非公经济发展的软肋和短板,强化非公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扩量提质,切实优化服务环境,构筑非公经济竞相发展的政策洼地,努力营造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五大软肋

软肋一:非公有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2012年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7994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分别比湖南省、四川省、重庆市、黑龙江省、上海市低7.7、9、12.3、1.3、0.5个百分点。

软肋二: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不强

一是单体规模偏小。2012年我区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达到89家,其中,100亿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仅10家,50亿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仅19家。二是竞争力弱。2012年我区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仅为14家,相当于浙江省的1/10、江苏省的1/8、山东省的1/3。

软肋三: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层次不高

其一,进入领域不宽。2012年非公有制企业电力装机占全区电力装机容量的5.8%,煤炭产量占50.9%,10种有色金属产量占46.5%。民办高校占高校总数的21.3%,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2.5%。非公立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5.8%。公路建设领域民间投资占8%。其二,产业不均衡。6.31%的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分布在第二产业,92.22%的分布在服务业,其中,67.62%的私营企业分布在服务业。

软肋四: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环境亟待优化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明显。市场准入、税费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制度尚未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软肋五: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加剧

经济下行的压力与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使我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增大,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明显,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压力增大。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四大立足点

立足于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这是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承担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我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立足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突出以改革总揽非公经济发展全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涉及领域宽、覆盖面广,既涉及自身发展问题,也涉及发展环境问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离不开改革的深化,只有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活力。

立足于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突出非公经济市场主体作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建设,需要从管理、经营方式、科技创新上实现突破。

立足于优化非公有制经济服务方式,突出环境建设。只有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相应政务、法治、信用、科技、融资、人力资源等服务环境,才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