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肤色 同样的中国梦(3)

摘要:中国改革30多年披沙沥金的历史,不仅见证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更为许许多多怀揣建设中国、促进中外发展的外籍人士提供了一条圆梦之路。

谢里的科研之梦

“我希望在中国工作的梦想从2008年开始。”45岁的美国专家谢里回忆,当时还在波音公司任职的他在新闻里看到,研制大型客机的中国公司成立了,他颇为激动,并想到“这真是个创业的好机会!”

2010年,谢里完成在美国华盛顿大学MBA学习,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公司又一次浮现在他脑海。对他而言,一家新成立的、百事待兴的高科技公司无疑是将科研和创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选择。

谢里的中国夫人帮他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打了电话,提交简历,经过面试,谢里成为自荐到这家公司工作的外国专家。他带领团队极大提升了中国民用大飞机的降噪技术,并在2012年入选“外专千人计划”,同年获得中国政府为外国专家设立的最高奖项——中国政府“友谊奖”。

3

(图片:在各行各业,外国专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实现着心中的中国梦。)

从基础设施如桥下地铁到“高新尖”的大飞机研究,从食用菌、无土栽培等农业项目到经营管理的商业项目,从软件工程到文化创意……现在引进国外智力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方位式的”,上海外专局副局长黄渭茂说。

统计显示,1980年,来华工作的境外专家仅数百人,2008年,增加到48万人次,到2011年,这个数字则刷新为52.9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引进的外国专家规模总量将达197.4万次。

“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使中国逐渐开始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向往的国度。”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