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群众要讲全覆盖

联系群众要讲全覆盖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思想作风。只有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我们的事业才有实践主体、智慧源泉、力量基础。联系群众越密切,各项事业越有保证。

工作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保持与群众的关系是紧密的,特别是通过思想作风教育整顿和当前正在进行的“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学习教育活动,群众观念进一步加强。但是,也可以看到一些领导同志在联系群众上的不足,概而言之,就是联系群众不能做到全覆盖,有的需要群众支持时,联系群众会紧密一些,否则便不够紧密;上级要求转变作风时,联系群众会紧密一些,否则,离之较远;出于感情因素,与某些方面的群众联系紧密些,否则,离其他方面群众较远。因此,强调联系群众必须要讲全面、讲普遍、讲经常。

首先是人员上全覆盖。古人说:“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这里说的“积力”“众智”,指的就是绝大多数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一个群众、一群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薄弱的,而全体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则是无穷的。现实工作中,一些领导同志不能坚持做到这点,一方面是觉得为时间所限,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关照到每一个群众;另一方面则为感情所扰,特别是自己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觉得对那里的群众更熟悉、更容易接近,所以走访群众、解决问题,往往会出现相对倾斜现象。我们党强调联系群众是一个全称判断,联系群众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顾及整体和全面,畸轻畸重就失去了公平公正,这是调动群众力量、集中群众智慧的一大忌。因此,强调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注重广泛性和普遍性,对每一个群众都给予关心,对每一个群众的智慧都积极汲取,对每一个群众的困难都要尽力解决,努力使每一个群众都为我们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其次是内容上全覆盖。联系群众不只是与群众见见面、握握手、开开座谈会,重要的是做到切实关心群众、尊重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汲取群众智慧力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当下,有的领导同志到群众中走一走可以,但真正把群众意见建议听进去不容易;有的虽然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建议,但不能真心下功夫解决问题;有的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尊重、依靠群众,但在群众需要领导的时候,却往往觉得是在添麻烦。联系群众在内容上讲全覆盖,就是把和群众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做好,不要有漏项,不要留死角,想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想着目的是为了群众,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坚持这样的原则,我们在联系群众的内容上才是彻底而全面的,而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

再次是时间上全覆盖。联系群众是不分此时彼时、重要时非重要时的,我们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群众什么时候有要求,我们都应当有回应,所以联系群众应成为“全天候”、讲经常。有的领导同志之所以缺乏这样的意识,主要原因还是眼睛向上看得多,“不怕群众怎么样,就怕上面怎么看”。因此,上级要求加强基层建设时联系得密切一些,否则就稀松一些;基层出了问题时联系群众就多一些,否则就少一些;工作上时间安排得过来时联系群众就多一些,杂事、应酬一多,就少一些。还有的下基层搞一阵风,一下大家全都下、不停地下。一阵风吹过,基层又恢复了冷清。这些现象说明,一些领导同志联系群众的作风还不够扎实,只当作任务来完成,而不是作为工作的根本原则。“党的好干部”郑培民,一年有大半时间在基层,许多普通群众都是他的朋友,他也能叫出很多普通群众的名字,这如果不“全天候”地联系群众是做不到的。总之,只要我们不忘宗旨,明确职责,同群众的联系什么时候都会是紧密的。也只有全面、经常而广泛地联系群众,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才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作者单位:武警山东省总队)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