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法(简称基层党建“1+3”工作法)是新疆兵团农六师102团党委创新连队党建工作的亮点工程。近年来,102团党委把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两级联创”活动,促进党建示范带动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连队以“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模式,促进了连队产业经济发展,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
一、背景与成因
农六师102团是五家渠市市辖团场,团部距五家渠市22公里,南距米泉市45公里,乌鲁木齐市65公里;毗邻吐乌大高速公路,地处甘莫公路要塞,交通便利。近年来,随着团场“三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团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团场原有连队18个经过几次合并后,至2010年减为9个,连队合并后,土地面积都在1万亩以上,连队居民区有的2个点,有的3个点,人员、土地相对分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固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给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党支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凸显,加上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调整,连队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管理方式和基层干部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出现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连队党支部在工作中存在运行定位不准确,基层党员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连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推进困难加大,连队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增多等问题日益凸显。连队基层组织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连队三个文明建设顺利推进,消弱了连队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制约着连队改革发展的稳定,亟须以新的思路、新的机制去适应新形势,应对新任务。
二、做法与经过
针对以上情况,102团党委创新连队党建工作推出了“1+3”工作法,巧妙地解决了矛盾,克服了困难。
“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模式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联合理事体系的组建。结合连队实际,我们将职工联合理事分成了生产经营、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自营经济等四大理事。四类理事分别下设3-5名小组长,每组包含15-30名职工,职工理事和小组长分别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先进人物担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不同行业理事,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带头作用。构建此工作模式,实质就是细化支部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同时,通过党建工作,完善或发展农业产业链条,提高连队科学化管理程度。推行此工作模式,支部是保障,联合理事是主体,小组长是关键,党员是先锋。以组织职工群众、服务生产为主要内容,上下联动,整合力量,互为促进,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与联合理事的经济、技术、服务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明确联合理事主体地位是构建“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党建工作模式的核心内容。首先,要建立健全理事会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理事会章程和工作制度,使支部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对理事会的管理和台账完善,及时到主管部门备案,理事会要自觉接受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实现党的建设与理事会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其次,要强化理事会的服务主体地位,确保始终沿着服务职工群众的方向发展。理事会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原则,广泛吸纳理事,自觉维护理事的正当权益。充分利用自身服务优势、网络优势、技术优势和科技人才优势,在推广新技术、传授新技能和指导生产经营管理中提供无偿服务;通过基地示范、专家授课、巡回指导、科技宣传和信息发布等形式,帮助广大职工运用新技术,使用新品种,接受新技能。
三、成效与反响
深化“两级联创”活动,目的是要增添基层组织活力,服务经济建设,挖掘发展潜力,使党建工作成为连队和谐发展的促进和推动因素。基于此,新的党建工作模式重点是提高连队基层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连队支部工作方法改进和党员干部能力提高。102团党委在“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中,明确了党支部、联合理事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各项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要求。突出党支部的核心地位,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强化指导服务、规范健康发展等措施,整合社会资源,选育服务主体,促进连队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具体工作开展上,按照“分类、管理、引导、规范”的方针,要求由党支部牵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根据各连队农业生产布局的要求,组织优秀党员、农资经营大户、致富带头人、以及先模人物成立相关理事会,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具体的格局,充分发挥他们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要求连队党支部转变工作观念,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引导保护好党员、群众参与热情,积极与理事会对接,定期组织党员商议解决理事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正确引导理事会的主体地位,协调处理好理事会与小组长之间、理事与理事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推动理事会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和开展培训中提供支持和帮助。三连职工王文杰,1995年从四川老家来到新疆,在连队党支部的指导下,夫妻俩学种植技术,科学管理,学会了种田的门道。冬天,他们参加团里举办的“科技之冬”培训,学习棉花、番茄等农作物的栽培,种植技术。今年,他积极加入到了连队党支部成立的生产经营理事会,种植棉花40亩,亩产320公斤,经过一年的努力,两项工作今年纯收入近9万元。三连普通职工戈先玉,今年48岁的她面临退休,但她依然干劲不减,和丈夫两个人承包种植了110亩地。近几年在团场政策的支持下,在连队大枣协会和自营经济理事会的指导下,在庭院种植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仅庭院经济每年收入高达一万元。
在党组织引导下,各类理事会用示范带动效应,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具体操作上,一是开展“双向培养”,把一批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吸纳进理事会,把进入理事会的致富带头人优先培养成党员,推动党员进理事会。二是建立了理事会帮扶工作机制,完善党员联会员带职工的联带帮扶责任制度。把推动党员参与理事会管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作为对连队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同时,通过实现资金、技术、信息、服务互通互补,培育会员,不断壮大理事会的发展基础。三是加大连队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连队党员活动日、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优势,把联合理事纳入连队党员干部培训范围,不断增强“双带”本领。近年来,三连职工王德光在团场优惠政策支持下,靠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每年拿上四五万元,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在大宗农产品收购方面认真履行产品订单合同,2011年种植了35亩的棉花,亩产320公斤,35亩的番茄,亩产8吨,全部上交,年纯收入近8万元。作为团场职工子女,他明白自己富了不叫富,共同致富才叫富,他积极参与到连队生产经营理事会,同其他职工交流种植经验,用自己的种植经验帮助比自己差的职工,共同带领职工共同致富奔小康,受到连队职工的一致好评。
四、带来的启示
1、实践是定位连队党建工作模式的基础。“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法是连队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实践。构建此工作模式首先要抓住此工作模式的组建方法和作用发挥实效。“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模式的构成主要表现在党组织与各个层次的结合,实质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理事会服务体系的组建。这整个体系要以连队支部为支撑,以理事会为龙头,以党员职工为主体。理事会的形成实际上带有自发性,目前来看,呈现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在团党委指导下,在一些农业服务机构上形成,比如三连庭院经济通过完善自身功能,规范服务行为,发展成了有较大影响的理事会。一种是一些经营大户基于扩大自身影响,更好服务群众,主动与此工作模式对接而形成。连队党支部对于“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的开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支部是主要的组织者,支部的支持对于理事会的运行是举足轻重的。“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使群众在农业科技普及中受益,同时,强调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在产业发展中创造效益。概括起来,“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模式的构建过程要突出:党委主动领办,发动群众创办,吸引职工参与。体现党的宣传发动优势,发挥党的组织协调能力,完善农资、农产品购销网络,以服务与增收为切入点,吸引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
2、有效的工作机制要有正确的认识定位。“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工作开展时,要突出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即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示范引导机制,加强各级党组织对“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的领导,强化业务部门的指导,明确在政策、方法、发展方向上的引导。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依靠党员群众支持和参与;要努力为理事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积极学习和推广各地自发形成的先进工作经验;要通过典型引路,抓点带面,扩大“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的覆盖面。各个理事会以及其组成机构要突出生产服务功能,培育产业,壮大产业,在完善的机构设置和规章制度框架内,以生产服务促进事业发展,以争取群众参与来汇聚人气。理事会要注重产业基地和各类经济实体的创建和发展,以理事会的有利条件促进经济的发展。要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党组织的领导和群众的创造性和谐统一,实现党的政策目标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3、创新连队党建工作要准确把握主体定位。推进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主体是职工群众,中坚和骨干力量则是连队党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既需要科技进步、观念更新等客观因素,又需要示范带动、互帮互促的内部变革力量。连队工作要依靠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通过党建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推动“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模式,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作用、聚集各类人才、组织广大群众终始是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工作开展中,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联合理事会发展积极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党员会员的帮带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党群发展共同体和产业基地的组建力度。“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模式使组织工作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改善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提高种植养殖水平,培养职工适应市场的能力。“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不仅是富民工程,而且在组织过程中充分体现集体主义,在互动交流中提高了职工素质,可以逐渐改造传统农业经营思想,培育新型职工。
4、连队党建工作模式必须要明确目标定位。随着团场两费自理后,农业生产过程中,责、权、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大职工群众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稳定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进一步发展连队经济,就必须把分散经营的职工联合起来纳入市场体系,把职工生产的产品纳入产业链条,全面提高职工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格局。我团开展的“支部+联合理事+小组长+职工”工作就是要加强和巩固党对连队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加职工的实际收入,在更大的经济浪潮中更新职工群众的观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