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赶考”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继续“赶考”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观点提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到西柏坡“寻根”,不仅再次提醒全党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更宣示了将整风推进到底,以打天下时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继续“赶考”的决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亟须发扬优良传统,亟须保持如履薄冰心态,对这一点,全党尤须谨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听取基层意见。他强调重温“两个务必”的历史意义,并逐条对照了共产党人进京前拟下的“不做寿、不送礼”等“六条规定”,语重心长地表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西柏坡,是见证党领导建国大业走向最终胜利的地方,也是见证党为胜利后应该怎么做立规矩的地方。“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提供了答案,也包含了对执政后保证永不变质、实现长治久安的强烈忧思。从“两个务必”、“六条规定”,到今天力倡力行“八项规定”,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可谓一脉相承,高度一致。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到西柏坡“寻根”,不仅再次提醒全党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更宣示了将整风推进到底,以打天下时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继续“赶考”的决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不是在莺歌燕舞中实现崛起的,中共党史里也从来没有“侥幸”这个词。90多年来,经历了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生死存亡,经历了白手创业的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千回百折、急流险滩,我们党由最初的几十人,成长为拥有8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过去那么多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靠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党的威信比较高。历史反复证明,只要始终和老百姓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以好的作风赢得信任、争取支持、凝聚民心,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考试”都能够通过。反之,脱离群众、作风不好,党群关系就会受损,各项事业就会受挫。

“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60多年后,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党依然还在“赶考”路上,依然要警惕“那些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要警惕“那些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思想”。如果说,建国之初,“考试”的核心主要是“站起来”,改革开放之初,“考试”的核心主要是“富起来”,那么今天,摆在党面前的“考试”则是一个接着一个,复杂得多、难度也要大得多。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问题和矛盾压缩式出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分化多元,而权利意识、监督意识空前高涨。面对长期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也面对自身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亟须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亟须保持如履薄冰的“赶考”心态,对这一点,全党尤须谨记。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