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3)

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3)

三、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方法论来看,当今中国人无论是认识方式、价值取向、实践风格,都基本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真的如有的人所言,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无人相信了,只是简单的口号了吗?多年前我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当今中国人基本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和指导的。我的这个结论绝非政治原因,而是真正理性思考的结果,因为在我看来,中国人的基本的认识方式、价值取向,还是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本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按照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自在的,它不是上帝的创造物,更不是其他神灵的产物;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世界无处不在的矛盾和联系推动着世界的不断发展;生产力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如何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取向是进步的、健康的、和谐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多少中国人不耳熟能详又心同身受呢?前几年学术界在大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研究时,我曾提出过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到底大众化了没有?如果大众化了,那么这个具体的水平如何呢?我觉得要做个实证的课题研究。后来,我跟我校邓小平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过此事,他也认为我的想法很好,只是牵涉面很大,暂时不好做。其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到底大众化没有和大众化的具体水平到底如何,这个题目并不难做,关键是要有科学的具体操作方案,其目的也不是要告诉人们是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了,而是通过这种精确的研究来获得准确的数字。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否实现了大众化,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之高也是不言而喻的。试想一想,在今天的中国,还有多少人相信鬼神、相信因果报应、相信轮回转世?这难道不是长期唯物主义教育的结果?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总是希望借助于科学、借助于人类自身的奋斗来解决,很少有人再寄希望于求天告地、焚香拜佛了,这不也恰恰是唯物主义在中国深入人心的最好的佐证吗?中国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践,不符合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吗?是的,的确在今天的中国人当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经典著作不愿像以前那样多读了,对于过去的视为马克思主义神圣道理的一些话语不再信服了———如阶级斗争论、资本主义腐朽论,但这些或者是我们过去误读了马克思主义或者是时代条件发生变化而教条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的结果,而不是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抛弃。而按照我上面的逻辑分析,则多数中国人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信仰和践行着马克思主义。

四、不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有无生命力

一些攻击马克思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现实价值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马克思主义无法具体指导当今中国的改革,无论是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还是其他等等,总之,我们的改革主要得益于从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资本、技术、人员、方法。我听说,有的经济学者明确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而是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指导的结果。我觉得,这个论点最大的错误在于,论者没有站在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或者说政治文化的高度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而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地位和价值,这无疑是贬低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降低到一个只能管理具体事物的知识机器,这是一种十足的无知的表现。对于这样的论调,即使我不从正面去回答,从另外的方面我提出两个问题请他们回答:

其一,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两千多年是受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可是汉唐以后那么多的王朝在治理国家社会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上都能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和儒家代表人物孟子那里找到答案吗?不可能的!孔子能告诉汉武帝要抵御匈奴、盐铁官营?孟子能告诉后人要发展唐诗、宋词、元曲、小说?不能!你不能因此就否定孔孟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指导意义吧。

其二,在现代一些依然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其国民们吃着汉堡、喝着可乐、听着摇滚乐,穿得西装革履,开跑车、戴名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哪一样能够从他们所信奉的宗教里寻找直接产生的知识呢?你不能因此而否认这些国家的国民们还信仰他们的宗教吧。

只要你不否认上述两个命题是成立的,那么我们就无法否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命力。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宏观上讲,她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可以立刻付之于实际谋生的工具,她是解决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的,不是具体的微观实际的问题。她所解决的问题关涉到人的精神信念和理想追求,关涉到具体实践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多人在实际中都容易发生错误,比如,有人借口马克思的这个观点、那个观点过时了,他们的这个那个预测错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按照马恩当年的设想的前提建立的,因此而断定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没有价值了。这些不仅是错误理解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结果,更是不懂得理论的层次性的结果。

当然,在中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文献、学说、运动、理想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就容易由于每个使用者所持的语境的差别而产生互相误会的问题,也容易使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产生误会。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