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有的放矢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矛盾

江苏:有的放矢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矛盾

产能过剩矛盾是我国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江苏省作为制造业产能大省,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也较为严重。江苏不仅在传统行业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在江苏七大支柱产业中,除纺织业之外,电子、化工、电气、钢铁、通用设备、金属制品这六个产业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产能过剩现象,平均过剩水平在60-70%左右。

从全国来看,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由负债式增长背景下强势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造成的。过剩产能大致由下列三部分构成:

过剩产能Ⅰ:市场竞争所需要的正常的产能过剩量,即为利润而生产的企业,必然出现的社会可容忍的剩余量。这部分未利用的产能大约占15-20%。

过剩产能Ⅱ:地方政府追求GDP、强势的投资驱动所造成的产能过剩量。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扭曲要素价格体系,如廉价土地、资金、财政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措施,甚至不惜牺牲环境追求产能。二是在审批经济的背景下,“审批”的行政垄断诱发的“暴利效应”,驱使地方政府竞相获取批文。

过剩产能Ⅲ:上述过剩产能因地方保护主义、体制改革的滞后等,造成同类低档次的过剩产能的累积。

从江苏来说,与发展特征有关的产能过剩特殊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目前是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的国家,而江苏省又是国内制造业比重较高的省份。高比重制造业格局使得世界经济危机必然会对江苏造成较大冲击、加剧产能过剩。第二,江苏制造的规模虽然大,但制造业产业的强项内容主要还是国际代工的制造过程,是普通消费品和一般制造产品。这些低端产品国际代工的市场结构特性是技术和投资壁垒低、进入门槛低,因此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的进入竞争。一旦出现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必致产能过剩。

化解过剩矛盾应该与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和新一轮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紧密联系起来,针对江苏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的类型及其成因,分别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第一类是资源导向型重工业企业“走出去”的区位,应选择那些自然资源丰富、能源产量高的国家或地区,投资方式应以新建为主。第二类是市场导向型轻工业企业“走出去”的区位,应首选市场需求大的国家或地区,投资方式应以新建为主。第三类是技术导向型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的区位,应选择同类产业发展迅速、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投资方式应以并购为主。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沿用了以前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依赖外需、重复投入、低端定位、“只造不制”等。破解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危局的根本路径是:一方面转而补贴消费者,刺激国内需求扩大;另一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产品创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作者系江苏转型升级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省社科院院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