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2)

社会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2)

二、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体良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政治总体保持稳定。但社会领域呈现问题多发态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体制改革滞后。

社会结构转型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处于巨变之中,城镇化迅猛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国内消费急需扩大等等,这些挑战都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巨变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对于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

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要求社会体制改革。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的表现形式会发生很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主要表现为以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商品短缺,随着商品市场的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这一矛盾更多地表现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目前,随着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满意幸福、公平正义等成为人们新的需求。这些新需求的快速增长,亟须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利益格局的变动倒逼社会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阶层结构的变动形成了具有不同诉求的利益主体,非实体经济的发展使财富积累速度加快,劳动收益和资本收益差距扩大,一些干部脱离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这些都使利益格局复杂化,形成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倒逼压力。

三、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

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弄清楚哪些社会管理事务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自分担,哪些需要三者共同承担。

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不但包办社会事务也包揽经济建设,但包办一切的结果,是损害了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搞社会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民生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有些社会事务,是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是市场不管或管了也会扭曲公益方向的,就需要更多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但市场有个发育的过程,社会也要有个发育的过程。我们在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除了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也还要强调政府的主体作用和市场的社会责任。

社会体制改革要以民生建设为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表现在以更快的速度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因此,社会体制改革绝不能脱离民生建设空谈改革,恰恰相反,衡量社会体制改革成败的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社会体制改革要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革发展稳定始终是现阶段我国要处理好的最重要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人们期盼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也期盼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解决当前多发频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除了要加强社会管理,还必须在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法、社会管理技术上有所创新,这是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