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政府必须放权(2)

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政府必须放权(2)

大学:构建现代管理体系

高校应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传统党委领导模式,突出党委集体领导。改革党委成员构成模式,突出教授治校和民主管理。党委可由三分之一的教授党员、三分之一的学校领导层和三分之一的懂得教育及教育发展规律的资深人士组成。党委主要负责协调学校与政府间事务、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党务工作。新的党委成员来源面广,对学校整体运行、学校与社会关系以及大学校长的工作等方面都可实施一定的监督作用。新的党委领导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于国外大学校董事会的作用。

大学校长的选聘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之一,应逐步淡化大学校长的行政官员身份,推进大学校长的职业化进程,促进大学办学自主性发展。公开招聘、民主推荐、委员会评议、政府任命,把选拔大学校长的权力交给大学,实行全国公选,有的甚至可以在全世界范围选拔。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校长要有一定的学术背景,但不应提倡校长“双肩挑”,让校长集中精力治理校务。现代大学校长是需要经验积累的岗位,应适当放宽任期和年龄规定,逐步构建职业化校长的职业保障体系。

“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表现为设立不同功能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一方面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精髓,保证学校发展不受行政命令主导,学校能沿着正确的路线发展,一方面也是对校长权力的制衡,委员会对校长负责,这样可以减少个人主观判断失误而为学校发展带来损失。

社会:对大学的认可

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处理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对大学的大量资助,重要的不在于钱,而在对大学的认可。这种机制会激励大学奋力追求卓越,促使大学时刻关注人才的社会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社会是大学教育的有效监督者,它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和大学的存亡。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本质上是改变原有的唯上级命令是从、不重视市场需求和社会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敞开大门,重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未来几年内我国大学需要努力的目标。

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大学软环境建设,尤其是人力资源建设。教师是大学的核心,教师状态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现代大学需要大师,需要知名学者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建设中,实现教授治校。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大学文化赋予现代大学制度以精神和灵魂,良好的大学文化环境是现代大学制度健康发展的前提。大学文化必须涉及热爱真理、追求公义、平等待人、重视环保、关怀弱势、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等理念。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也是大学的灵魂。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管理工作必须依法治校,符合国家《高教法》和大学章程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校长负责和教授治校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