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这一目标,《意见》要求省、市、县、乡(镇)和有条件的村,都要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集中打造“齐鲁乡村游,好客到我家”品牌集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支持景区+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经营模式。在督导考核方面,要求旅游强县(市、区)、强镇(乡)要对乡村旅游实施单独考核。
乡村旅游涉及最多也最难的问题是用地。《意见》对旅游产业用地、用海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政策扶持措施,有专家认为,这是建设旅游强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意见》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建设用地需求。为旅游配套的公益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按照划拨方式提供。利用林地、水面、山头兴办的旅游项目,可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取得使用权或经营权。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整理结余的土地使用向乡村旅游业倾斜。
采访中,王德刚等专家还肯定了“成立旅游发展基金”、“利用门票质押进行资产证券化”等内容,认为这是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特别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很有操作性的创新之处。
惠及民生,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上半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出台,老百姓尤其关注景区票价和带薪休假的落实。《意见》提出,将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强化旅游景区价格监管,加快推进公益性城市公园免费开放,依托公共资源开发的旅游景区实行低票价制度。2017年全省基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急需扭转的是对带薪休假有法不依的局面。”王德刚认为,整个《意见》涉及的内容,最终目标都体现政府惠及民生、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的宗旨。但在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关单位不够重视的情况。比如《意见》再次提出的星级饭店、景区等相关旅游企业,将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旅游行业已经呼吁了近10年,相关政策也出台了好几年。
对于旅行社行业最为关心的公务活动代理的问题,《意见》指出,要落实旅行社代理经批准的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中的交通、食宿、考察等事项的政策。“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高校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涉及到旅行社开具的发票,一律不能入账,希望这次出台的文件,让旅行社行业真正分享到阳光政务接待的市场蛋糕。”一位旅行社人士对记者说,盼望政策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落到实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