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超越民族主义——世界领导性国家的历史经验)
实力、理想、制度
在《大外交》开篇处,基辛格说道:“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企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
基辛格于此指出了分析国家力量的两大要素:实力与理想。此处所谓的实力,是指国家力量的物质层面,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所谓的理想,则是指国家力量的精神层面,包括该国所拥有的世界秩序观念,以及它所奉行的价值观等。对于领导性国家来说,实力与理想是互为倚靠的两个要素。如果没有实力作为支撑,则理想只能是空想;如果没有理想作引导,则实力将会蜕化为暴力。理想赋予实力以方向,是一种能动性要素;实力使得理想发展为现实,是理想的约束性要素。
在现实的政治过程当中,还需要制度作为实力与理想的中介性要素。制度可将理想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以实力为依托使其获得实行。同时,适当的制度,还能使理想所面临的物质约束性边界在政策制定中获得反映,弥合理想所需实力与现实所拥实力之间的差距。比如,法国的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由于大权操于君主一人之手,君主的野心绑架了国家的理想,以致其无边的野心无法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受到约束,超过了实力允许的边界,最后导致本国在国际竞争中大败亏输;而英国的议会制度,拥有较为复杂的政策形成机制,各种利益的声音都有机会得到表达,实力的边界在此过程中便会反映出来,亦可对领导人的野心构成约束,使英国成为一个有节制的霸主,才得长久。
实力、理想(或曰精神)、制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否则便无以自存。那么,领导性国家的特殊性又体现在何处呢?答案是,它需要实现自我超越。简单说来,领导性国家一定要为世界提供公共品,才能担当起领导地位;而为了能够有效地提供世界公共品,它需要在前述三种要素上都具有超越于民族主义之上的世界主义性格,其领导地位才可持续。
就实力要素而言,领导性国家在经济上应是世界的领导力量,同时在军事上应是世界霸权国,以提供具有普遍性的和平秩序。就制度要素而言,其军事霸权所支撑的应当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普遍主义的规则秩序,普遍适用于所有国家;如果其支撑的不是一个开放性的秩序,则其封闭性将使其败于能够持开放性的竞争者,因为开放性的秩序会在全世界获得盟友,而封闭性秩序则是将世界大部分地区作为对手。同时,领导性国家的内政秩序应与这种世界秩序之间有一种内外通贯的关系,世界秩序成为其内政秩序的某种外化,如此才不至于内政与外交之间格不入,无法执行一贯的政策。更进一步,在内政方面,还要能够形成有效的动员机制,将民意基础整合为政策表达,形成国家内部的合力。就精神要素而言,领导性国家要能够秉持一种超越本国之上、表达出时代精神的普遍性价值追求,以此为其所支撑的世界秩序进行伦理辩护,使得该秩序成为可欲的,从而在维护该秩序方面形成某种国际共识。在具体的国际政治实践中,领导性国家的国家利益一定是通过这个普遍主义秩序而实现的,也只有通过该普遍主义秩序,才能最大化其国家利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