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群众在一起无坚不摧

与群众在一起无坚不摧

——记奋战在陕西延安抢险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

核心提示:用生命作赌注,用身体来抗衡。危难之际,正是有这样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才换来群众的幸福与安康。

进入8月,陕西省延安市抗击强降雨灾害告一段落,转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该市从编制重建规划、核查灾情、倒塌房窑恢复重建、发扬延安精神等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要求当前全市上下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7月以来的情景历历在目——延安市遭遇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日最多的强降雨,各县区降雨量均超过历年同期极值。

强降雨给革命老区带来了严重灾情和灾难。全市受灾群众达154.5万人,死亡42人,78万人紧急撤离,直接经济损失1147897.35万元。

灾情就是命令。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延安市各级党组织一声令下,数万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身体力行贯彻群众路线,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抢险救援的最前线,哪里的群众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的群众有危险,共产党员就会冲在最前面。

  为了群众的安危,党员干部不顾一切

7月12日晚,夜色如墨,大雨如注。

“老苗,老苗……”正在排查灾情的宝塔区青化砭镇张马河村支书苗志禄听到了几声呼喊,借着手电筒微弱的亮光,原来是两名村干部在冒雨跑过来。

“村后的1号坝快漫堤了,你赶紧看看吧。”苗志禄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赶到堤坝边,只见乌沉沉的水面已经离坝梁不到二尺,旁边的排水管由于塌方下来的淤泥柴草的堵塞,几乎流不出水来。

大雨还在下,水面还在涨,下游8个村子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在旦夕。

区里和镇里的领导也赶来,联系调动消防官兵时间已经来不及,只能让人通知下游村子群众紧急撤离。

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苗志禄不顾大家的反对,带着两名有经验的村民,把绳子绑在腰间,拿着镢头就跳入坝中疏通排水管,用镢头使劲掏,用手使劲挖。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排水管终于被疏通,大坝保住了,满身泥水的苗志禄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7月21日,又是一整夜的雨,这让洛川县旧县镇政府的李蜀玲和张院军等几名干部一夜都没敢睡踏实:不知道下桐堤村的干部们将李金墩从那孔破窑洞里劝出来了没有?

李金墩家属于危窑户,前几天包村干部守在他们家门口,硬是淋了两个晚上的大雨,才将他们一家人从危窑里劝出来。可是天刚放晴,他们就借口回家取东西,将院门从里面反锁,怎么也不肯开门。

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张院军、李蜀玲、郑国强等人就驱车往下桐堤村赶去。

行至吴家河附近,道路左侧的山体突然塌方,一泻而下的泥石流将车子打翻,向道路右边的沟里冲了下去,所幸沟坡上的几棵槐树挡住翻滚着的车子。

“出事了!”惊魂未定的张院军忍痛跳出车子,发现李蜀玲和郑国强被死死地卡在车里,动弹不得。

接到救援电话,村支书冯棉东带人前来营救。谁知刚走到现场,冯棉东又被二次塌方的泥石流齐胸埋住。镇里的领导干部闻讯赶来后,才将几人营救出来,李蜀玲肩胛骨骨折,全身大面积软组织受损,其他几人全身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损伤。  

张院军说,我们受点伤无所谓,只要能让那些危窑危房户明白,大家这么做都是为他们好。让大家欣慰的是,在听到干部们为了保护自己而负伤时,李金墩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主动从危窑里搬出来了。

7月12日的暴雨洪水冲断了宜川县寿峰乡寨子村的桥梁,32户群众生活在“孤岛”上。

7月16日雨稍歇,寿峰乡党委副书记李贵民就出现在了断桥旁。这位皮肤黝黑、身体敦实的汉子正隔着20多米的河道拿着喊话器给寨子村的村民通报接下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涧头村通往乡上的桥也被冲断了,79岁的老人张天恩的窑洞出现严重裂缝,想着老人不能回家要淋雨受冷,李贵民二话不说,和其他两名干部背着应急帐篷步行三公里,蹚过齐膝深的河水连夜为张天恩搭起帐篷。

用生命作赌注,用身体来抗衡。危难之际,正是有这样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才换来群众的幸福与安康。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