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群众在一起无坚不摧(3)

与群众在一起无坚不摧(3)

——记奋战在陕西延安抢险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

核心提示:用生命作赌注,用身体来抗衡。危难之际,正是有这样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才换来群众的幸福与安康。

有温暖,有希望,传递重建正能量

当明媚的阳光重回大地,暴雨洪水的阴霾渐渐散去,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已经定格在了群众的记忆里。然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雨停工作不停,水退热情不退”,征尘未洗的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重建工作中。

在子长县马家砭镇,因灾搬离转移的群众达7241人。为了安置好群众,镇党委、政府提出“党员联系受灾户、干部联系困难户”的两联工作法,将群众的安置、生活及今后的生产自救落实到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全镇设立群众临时安置点36个,床铺被褥、米面油及饮用水配备充足,党员干部们还为联系的群众送来了新鲜蔬菜、馒头、面条和方便面等食物,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无忧。

全市像这样的安置点有852个,安置群众达238770人。在对群众房窑进行排查和恢复重建以前,转移的群众还将在这个共同的“家”里生活一段时间。大家其乐融融,坦然面对生活的变故,表现出坚强、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有党委、政府的救助,有镇村干部的帮扶,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延长县郑庄镇村民张秀梅看到前来帮忙清理房屋的镇村干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7月25日的暴雨洪灾中,全镇平均进水深度近2米,4559名群众受灾,3258孔窑洞倒塌,3374亩农作物绝收,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痛。张秀梅家的数千斤米全部被埋在泥浆中,数包煤炭被水冲走。正当张秀梅万分悲伤的时候,镇上干部将他们一家人妥善安置,并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张秀梅等受灾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甘泉县道镇三岔村村民张忠义去年贷款8万元购买了50余只羊,到今年羊群已经发展壮大到110只,眼看年底就能见到利润,小儿子结婚的花费就有了着落。没想到连日强降雨致使羊圈里的土窑坍塌,110只羊大部分被埋。镇党委副书记李建军得知后,和乡镇干部及时赶来,组织抢险队帮助张忠义刨挖出被埋羊58只。遭此不测,老张两口子像霜打的茄子。看到老张两口子的恓惶遭遇,李建军心里也很难过,由于死亡羊较多,宰杀后不好处理,他决定帮老张先联系一个冷库,把这些羊存进去,然后帮忙联系一些买主,尽可能挽回张忠义一家的损失。张忠义感激得泪流满面,哽咽道:“有了镇领导的大力帮助,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全市电力、通信、交通、农业、城管、水务、卫生、财政、民政等部门的党员干部和职工,放弃了休息,加班加点地修复被洪水毁坏的供电、通信、道路、桥涵、坝体等基础设施,全面清理淤泥和废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并积极下拨救灾款项和物资,深入一线核查灾情,为灾后重建打下基础。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与受灾农户共同开展生产自救,一面组织人力疏通村内及农田的沟渠,重建大棚,一面抓紧筹集种子、化肥等农资,对确定绝收的地块补种晚熟农作物,尽量挽回损失。

省市县各级已下拨救灾资金18645万元,帮助群众渡过难关。连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爱心人士积极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中央有关部委、全省各地各部门也向延安灾区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积聚和传递着携手同心、攻坚克难的正能量,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据统计,目前共收到捐款近亿元。

疾风知劲草。这次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就是块最好的“镜子”,它照出了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责任。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将飘扬的党旗永远插在危险的最前沿,把优良的作风永远镌刻在人民群众的心间。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