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不拜鬼改给祭祀费 安倍态度暧昧为哪般?(3)

8.15不拜鬼改给祭祀费 安倍态度暧昧为哪般?(3)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教授在此前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安倍尚未确定是否参拜靖国神社的那段日子里,自己的副手麻生太郎就曾提议“择日参拜”——避开8月15日再前往参拜。刘江永分析,这相当程度上是麻生太郎自己想去参拜,遂拉上也摇摆不定的“一把手”安倍做后盾。毕竟早在4月21日,正处于中日、韩日岛屿纷争胶着以及朝鲜半岛局势混乱的背景下,麻生太郎就牵头多名安倍内阁的阁僚参拜靖国神社,并帮安倍献上了祭品。

刘江永分析,麻生太郎的建议看似为安倍着想,实际让其进退两难。一方面,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会掀起曾在二战中受伤害的亚洲各国的极度反感,甚至可能被标榜成“小泉第二”(日本前首相,在任期内每年均参拜靖国神社,极大影响了日本的外交关系与国家形象)。另一方面,安倍曾经于2012年10月竞选日本首相期间,高调参拜了靖国神社,曾借此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好感,若不去,对支持自己的右翼势力似乎也不好交代。当时的状况可以这么形容,安倍的一只脚陷进泥潭了,旁边的亲信非但没把他拉出来,还往里推了吧,似乎有些唯恐天下不乱。

在执政的自公联盟的“二把手”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安倍的数名阁僚仍发出强硬的声音,意图“绑架”安倍的意志,其心可昭。他指出,对于一直希望长期执政的安倍而言,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若安倍不能正确处理参拜事件,有可能在其任内出现各种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给予在野党或潜在竞争对手机会,促使一向以极端“鹰派”示人的安倍不得不慎重考虑。

刘江永指出,无论安倍是否或以何种方式参拜靖国神社,对于安倍近期的举动,我们仍应听其言,观其行。从日本外务省官员近期来华的动作上看,日方一方面在寻求中日领导人会面的可能,然而与此同时,安倍政府却在积极“修宪”以突破和平宪法以及纠缠钓鱼岛问题,令人费解。

人民日报7日刊登评论员钟声的文章《日本“拜鬼”闹剧当休矣》。文章称,“拜鬼”事件给亚洲人民带来何等感情伤害,将会给日本本已一塌糊涂的外交关系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日本右翼政客心知肚明。然而,为了自己所谓的“政治赌注”,为了变回所谓的“正常国家”,安倍内阁一次又一次突破二战反法西斯成果的底线,大搞军备竞赛,甚至置良知于不顾,一再默许成员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践踏了人权,美化了侵略,不仅将会导致日本社会扭曲的现实举动,更会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的担心和警惕。

2013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

2013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