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纯柏:把握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2)

肖纯柏:把握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2)

核心提示: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我们坐在台上。人民有地位、有尊严,党才有根基、有力量。

共产党的“工具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政治上的体现,从根本上划清了“主人”与“公仆”、“领导”与“统治”的界限。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工具、人民的公仆,它同人民的关系只能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剥削阶级那种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集中反映了党的性质本质、政治纲领和历史使命,揭示了世界观、价值观决定权力观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深刻认识党是人民的工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群众路线不仅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石,而且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正是紧紧依靠群众、坚决为了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才使群众路线建立在科学的价值基础之上,在党员干部中扎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才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当前,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其本质是回答共产党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权力由谁赋予、又为谁使用。这要求我们摆正党与人民群众、公共权力的关系,解决好权力主体、权力目的和权力价值问题。要从人民的需要决定个人对权力的取舍,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当人民公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共产党人价值的科学回答。为人民幸福生活而工作、而奋斗,正是群众路线的价值所在。树立这样的价值观,才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幸福作为第一目标,形成党群命运共同体。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既是价值观,又是方法论,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达到人民至上价值观彼岸的工作方法。1943年,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观点的有机统一结合,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党的群众路线的完美结合。

运用这一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从群众中来,表明人民的实践是政策方针的核心来源,要符合群众实际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幻想出来的需要。到群众中去,表明思想认识和政策执行要符合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由人民来检验、修正、补充和完善党的政策法律。这也是民主决策、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