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质疑与坚定道路自信

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质疑与坚定道路自信

res01_attpic_brie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道路自信,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肯定,也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道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热议,赞赏者有之,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坚定道路自信,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也有利于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种种质疑。

一、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成就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成为一些国外学者议论的焦点。特别是2004年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北京共识”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热议迎来一个新的高潮,以“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为标签的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评论充斥各类媒体。这些研究和评论中不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客观与公正的分析和评价,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总的来说,因为种种原因,多数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分析还是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更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这些质疑,对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特别是对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

第一,中国的发展成就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一些西方学者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只是经济数字的增长,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依然处在一个非常低的层次之上,中国不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第二,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经济增长的代价过于高昂。虽然经济实现了增长,但是环境被严重破坏,资源被过度消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异于饮鸩止渴,考虑到如此高昂的成本,中国的发展成就也就不值得为人称道了。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仅仅使一部分中国人富裕起来,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而且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邓小平所担心的两极分化现象在中国已经日益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已经走上了邓小平当年所担心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表面的风光之下,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危机。“中国尽管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却缺乏吸引力。世界上有多少正在崛起的国家——印度、巴西、印尼和土耳其——把中国看作赶超的榜样?”[1]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