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质疑与坚定道路自信(6)

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质疑与坚定道路自信(6)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首先要肯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引起世人瞩目,但是,却少有学者真正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内在根源。而这也是深层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应该说,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来发展自己,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发展的普遍选择。但是,在众多努力试图通过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化的国家中,真正取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改革无非是在经济上搞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在政治上搞多党制、议会政治等等,开放无非是放松管制,全面投入国际市场,毫无保留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而这恰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好的新自由主义发展道路,但事实却证明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也有一些西方学者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归因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把中国看作是新自由主义成功的典范,[18]这实际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歪曲。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并把它们概括为“十个结合”,这“十个结合”实际上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体现,与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改革开放有着鲜明而又本质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实际。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能够保证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会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潮流,不会走向历史的倒退。西方国家所主张的经济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多党制并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不可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终点。而尊重中国的客观实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科学的理论也只有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9]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4]高继文:《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5]《日渐衰落的西方仍有故事要讲——评约瑟夫·奈〈权力的未来〉一书》,《参考消息》2011年3月14日,第12版。

[6][美]乔纳森·安德森:《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余江等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7]陈志武:《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八旗文化(台北)2010年版,第58页。

[8]David Harvey,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120.

[9]Martin Hart-Landsberg and Paul Burkett, China and Socialism: Market Reforms and Class Struggle,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5, p. 34.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