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刘宗超: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4)

如果我们这么设想,像今天我们信息计算的水平,我们信息的管理水平放在五十年代、放在六十年代、放在七十年代,那将是什么样的情况?那个时候苏联会很快的经济发展,对吧?所以中国的经济规模也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当时的网络管理水平不够,计算的水平不够,你想优化优化不起来,等你算上好几百年谁等得及。那么到今天,工业文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大脑,这个大脑就有能力去处理更大范围的东西,我们对资源可以进行更好的管理。这种管理包括我们生产,同时也包括我们的税收,也包括对我们人的合理管理。我们现在的信息管理水平,每一个桌子、话筒、茶杯、树木,每一样东西给你贴上标签,然后利用这个管理技术到最后利用这些管理技术,那你想想什么东西都可以进入数据采集,有了数据采集现在,那你上飞机,原来我们说估计你不拿着你买的那张飞机票你上不了飞机,现在还需要吗?你一报你的身分证号码你就可以上飞机了,而且你可以走遍世界各地,进行世界旅游的时候,你报你的身分证号码,国际上那个航空的管理,你说是机械重要还是管理重要?如果我们信息系统不能管理,你那个飞机航班座次排不了,然后谁怎么上飞机搞不了,那你最后飞机都瘫痪了,你的飞机都很好,但是你的信息管理不行,你这个现代交通就不行了。所以就是在灵活性和管理之间,管理的能力才使得我们对生态的管理成为可能。

(三)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在生态意义上尽管生态系统是复杂的,但是有了信息文明,对于生态的管理才能够到位。所以可以说,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是脱胎于工业文明的双胞胎,没有工业文明,我们认识不到资源边界。

我们在这个背景下来理解生态文明,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把生态文明作为几大建设目标之一,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所以在十七大的时候,它是仅仅将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提出来的。当时就这几句话,作为我们研究生态文明的人,就感到说这一段话基本上是按照环境保护这么个意思走的。十八大不仅把生态文明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而且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范围和深度也远远超过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个范围。生态文明不仅是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中国现代化和人类发展更高级的目标,可以说是质和量的越变。建成小康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要求这里有几条了,就是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和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十八大的要求了。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要求,就更具体了,可以说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第一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第二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三个发展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四大任务就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促进资源全面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这个是十八大内容一下比十七大多得多了。尤其是我觉得这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这个提得特别好,我觉得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东西,而且也是非常感性的东西。就是中国人喜欢写诗,这个诗上总是描写美好的风景,当我们在现实中看不到这么美好的风景的时候,读读古诗,人家写的那个风景都是很美的。那么现在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呢?我是这么想,你到了意大利,你去看,他那个城市建设很讲究很美,这个城市建设它不仅是作为一个空间的概念去看,而且它作为文化艺术、宗教等等的一个载体,所以人是尽其所能,非常尽力。当然中国的这个古代也很尽力,我们尽力干什么呢?把大部分建筑都搞成墓,所以我们的文明只能地下去看,西安的兵马俑成为八大奇迹,也许我们的第九大奇迹还没有挖出来。你到了意大利,你比如讲大家有很多人可能去过威尼斯。我们的感觉可能是,它这个地方应该是有很多石头,有很多东西来建设得很漂亮,实际上这个威尼斯海沟,有些沉船打捞出来以后,他是从其他地方把很多石头运过来的。

用石头垒的东西很结实,不怕火灾毁坏,意大利的万圣殿、百花大教堂,甚至可以拿出来一千五百年前的图纸来修复。所以建设美丽中国,我想它是一个意向的概念,从感官上要美观,有好的绿化和好的环境,深圳就做的很好,花园城市。所以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到这样的高度是关系到人民的福祉、民族的未来,也是从人民许多方面的利益来考虑的。

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个建设

(一)生态文明是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个建设并列,变成五大建设任务之一。所以可以说,生态文明也还是最主要的这个政治之一,是这么一个概念。生态文明逐渐转向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这么一个伦理精神。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写入十八大报告,也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可以说这是全世界首次在政党意义和国家意义上提出全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贡献,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的转变,也是执政理念的转变。极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生态伦理,树立并扩大了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上的生态正义话语权,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考察,来观察,在国际层面上,需要构建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倡导国际合作,推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协调。在政府层面上,要管理区域,并在各自的管理区域内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在企业层面上,不能把环境成本外化。这要通过社会公共管理,要通过一定的税收机制。由于企业的属性是追求成本最低,效益最高,追求最大利益的,所以势必会把成本外化,尤其是环境成本外化,在这个时候怎么约束他,怎么把他纳入社会的公共管理,只要企业缴纳了足够的税金,按照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去建设了,那整个环境的问题就应该是社会的公共管理来解决。在公众层面上,我觉得处理每个人都应该践行低碳生活,为能源改造做出贡献以外,关键是在于要有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同时还应该有责任去监督,发现问题就举报给政府。

(二)国外如何评价中国的生态文明

英国《卫报》曾经刊登过一篇评论称,十九世纪的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二十世纪的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二十一世纪,他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英国人把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美国人把世界引入了信息文明,中国人将把地球推向生态文明。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如果不坚持可持续发展,一味向美国学习,人均消耗的能源都像美国人一样,人类可能需要四个地球,但是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当代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第二代代表人大卫·雷·格里芬是一名美国教授,也是旗帜鲜明的斗士,他天天反对美帝国主义,认为美国利用资源太多,要在生态的角度上进行斗争。去年4月份我曾参加过一次他的老师约翰·科布教授的座谈,当时他提出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国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希望所在,并希望中国成为引领世界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精神和道德领袖。他对中国寄予厚望,这是一位有着非常高的生态觉悟的人,一个在生态思想界的领袖级人物,他说,我和格里芬,以及我的同事们坚信,地球及其人类的居住者,还包括其他的居住者,像动物和植物,全部的前途都取决于中国正在制定的种种政策,我们都不希望中国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希望中国借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一条新路,即生态文明之路。在我看来,中国将很有可能在五十年内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中心,中国人口比北大西洋国家的人口总和还多,中国人以智慧、活力、自律、善于经营和创造性闻名于世,从很多方面看,西方正在走下坡路。他的认识特别中肯,对中国寄予厚望。我们在谈话中他说,中国有13亿人,如果中国选择了美国的路子,那地球马上就不复存在了。

(三)提出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

第一个,它是在生态环境总体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下提出的。第二个,生态环境总体退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地表水的污染严重,二是城市的污染,三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00年之前,我们的污染基本上是点源式的,比如一些工厂排污,那么到了2000年以后,污染的来源已经发生变化了,面源污染比点源污染更普遍,面源污染包括过量使用化肥,大规模畜牧业的养殖等等,而且特别难治理,比如讲太湖的污染,尽管搞了很多零点方案,结果每次都很难完成任务,它实际上是因为农业生产模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治住点治不住面,所以面源污染的治理更麻烦。浙江、江苏的很多地方,海拔比较低,水比较多,这些水在夏天往往六、七天就要换一次,不换水就臭了,恰好夏季又是用水最多的季节,没有水可换,所以到处沟沟壑壑都很臭,有时候就会危害人类健康。四是绿化方面,尽管在做退耕还林,还有很多城市绿化项目在搞,比如有些新建小区会栽一些树,可能在小范围内看起来很漂亮,但是从整体范围上来说,林地还是比较少的,还不够规模,尤其是全国一平均,因为中国西部更是缺林,现在就有这样一种感觉,你到了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就觉得到处都郁郁葱葱的,真的很漂亮,等你往西部走一点,就觉得特别干,而且林地比较少。总体来说,我们的绿地还是比较少,平均之后更少。五是荒漠化和石漠化的威胁,荒漠化并没有止步,石漠化也在进行,像华北地区由涝转涸,华北的大漏斗越来越大,这是我找的一些数据,根据201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包括浅层漏斗和深层漏斗在内的华北平原,它的符合地下水的漏斗区面积已经达到74288平方公里,超过华北平原总面积的一半,目前我国农业用水量大且效率低。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