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的时代特征

群众工作的时代特征

核心提示:党的群众工作要以“为民服务”为基本理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力量。党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因为党始终能够同人民群众站在同一立场上,倾听群众呼声、重视群众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借助群众力量来立党、建党、兴党的历史。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通过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来赢得群众,创造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党的群众工作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体现出时代特征,不断谱写新篇章。

党的群众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正式写入党章,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同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群众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党的执政使命能否完成、党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又是科学发展取得成效的评判者,他们对于发展成果感受最真切、评价最客观。因此,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要求党的群众工作要本着“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原则,尊重群众思想、贴近群众生活,真正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党的群众工作要以“为民服务”为基本理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力量。党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因为党始终能够同人民群众站在同一立场上,倾听群众呼声、重视群众需要。从1943年党最早提出的“为群众服务”,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群众工作理念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党执政理念的又一创新,它为党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要求党在群众工作中,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权力与责任、干部与公仆、领导与服务之间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党的群众工作要以“民生理想”为根本基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的追求是人们活动的重要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只有满足好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人民群众才会支持、拥护、团结在党的周围,党才能通过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因此,做好群众工作要以“民生理想”为根本基点。首先,要实干富民。人民的期望就是我党的奋斗目标,当前,广大群众最迫切的共同愿望就是生活水平能够快速提高。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其次,要更多分享。只有社会公平正义,党才会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群众工作才会有威信力和说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只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才能够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保证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群众工作要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为重要保障。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工作不仅要解决方针政策,还要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法。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如果在工作方法上疏忽了,还是要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一要求的提出为党的工作法宝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党还努力创新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众工作新方法。从革命早期的写标语、贴布告、发传单,到传统媒体,再到新兴媒体的广泛采纳,党宣传和争取群众的媒介方式不断创新,使党的群众工作内容更加广泛、途径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极大提升了党服务、宣传、教育、组织群众的能力。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