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2)

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2)

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态度有三种:认同、疏离和对抗。从政治认同的程度或状态分析,政治认同分为认同与不认同。如果再细致的区分,它又分为高度认同、基本认同、虚假认同、低度认同、不认同等形式。“对于政治共同体来说,政治认同的程度与范围关系到政治系统的持续与社会秩序的稳定,高度的认同可以使我们的规则在公民群体间受到真正意义上的遵守,使之在面对利益分化与资源整合的现实条件下,宽容对待差异,共同体验和谐。” ⑦高度认同是公民对政治统治的热情而又广泛的支持,在人类政治生活中,高度认同一般是不容易达到的,也是比较罕见的。“在政治生活中,期待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全体一致,任何时候都是极为罕见的。” ⑧因此,基本认同就成了政治认同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认同形式。虚假认同或危机性认同是公民对政治认同度比较低的一种状态,其中政治冷漠是危机性认同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政治冷漠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它是指对政治参与的疏远和逃避,政治冷漠是一种消极的政治情感。政治不认同(“公民不服从”)即政治系统的成员对该政治系统根本不支持的问题。“公民不服从”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的某种政治上的逆向态度和行为,它是一些公民对被自己判断为已偏离正义的法律或政府政策的公开违反,以期达到纠正不正义的目的。德国思想家达伦多夫认为,一个社会的常态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稳定、和谐和整合,一个社会的常态恰恰是社会冲突,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其实充当安全阀的积极的作用。“公民不服从”是一种值得珍视的公民精神,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认为,对于一切非正义的法律或政策,公民有权以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抵制,并且他将公民不服从权利看作是民主国家的标志之一。尊重公民宪法上的不服从权利,是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一个缓冲的地带,它有助于政府及时了解与洞察民意,从而延缓或者消除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从而实现持久的政治稳定。因此,政治不认同或“公民不服从”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政治不稳定。

政治认同度高低是政治稳定的感应器和风向标,政治认同度对政治发展具有一种评价预警功能。“人们对他们的政治系统如何看法,是政治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中,看法或政治感情的状态,也许是对其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最重要的测试。它也是政治离异和追求的最重要的标准。” ⑨一般来说,如果公民的政治认同度普遍降低,就意味着政治不稳定。但是,政治认同程度的高低还不能简单地作为评判政治认同好坏的标准。以往国内研究政治认同问题也往往形成以下简单的逻辑:政治认同度高了,就意味着政治稳定;反之,政治认同度低了,就预示着政治危机。这种简单化思维方式会给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带来混乱,也会得出不科学的结论。统治阶级以追求高政治认同度为目的,学者们过多地关注于对政治认同程度的研究,忽视了对政治认同内容与结构的深刻把握,未能进一步研究影响政治认同度的主要变量,并说明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二、政治认同内容制约着政治稳定发展走向

政治稳定是一种动态平衡,政治稳定发展的走向是实现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政治认同程度决定着政治稳定的程度,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为了稳定而稳定,一味追求较高的政治认同度,那么政治发展可能误入歧途,政治稳定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政治认同虽可以促进政治稳定,但不是无条件的,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政治认同不仅有量(程度)的区别,而且还有质(内容)的区分。政治认同的内容可分为健康或不健康的内容,所谓健康的内容是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内容,公民认同健康的内容属于理性认同。所谓不健康的内容是不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内容,而公民认同不健康的内容则属于盲目认同或盲从。另外,政治认同主体(公民)本身也有一个数量问题,政治认同的类型可分为少数人的认同与多数人的认同,多数人的认同一般被称为民意。但是,被称为民意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也可能出现托克威尔所说的“多数人的暴政”。例如,二战时期的法西斯政府就是符合了当时所谓的“民意”,在大多数公众高度政治认同情况下而“合法”上台的。“政府只建立在民意之上;这个原则既应用于最自由和最得民心的政府,也应用于最专制和最渎武的政府。” ⑩因此,我们对待政治认同问题要进行深入地思考,不仅要看到政治认同的量,而且还要看到其质的内容。

从政治认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上分析,政治认同包含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与价值认同三个方面。其中,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关键,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利益认同是公民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利益认同相对于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来说居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往往表现出一种工具理性,这种层次的政治认同对政治稳定来说短时间会起作用的,这是因为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人除了需要基本的物质利益满足,更多的还需要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制度认同是一个人基于对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有所肯定而产生的一种政治感情上的归属感。一种制度具有合法性才会产生权威性,制度有了权威性,人们才会产生对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从而促进政治稳定。价值认同是建立在利益认同与制度认同之上的一种最高层次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价值认同对社会发挥着一种精神支撑作用。社会大多数成员对价值的共识可以转化为对体制与制度的理解与支持,“如果要保持最终的稳定,该系统就要有一种建立于对该政治系统更为普遍的依恋基础之上的政治信仰形式——我们已称之为‘系统情感’的一种信仰。” ⑾政治稳定从层次上分为政策性稳定、制度性稳定和价值性稳定,政治认同的内容、逻辑与之相适应,因此,价值认同才是政治稳定的深层次因素,才是我们所要真正追求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