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当前要做好的事,就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建成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才能踏入共产主义的门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远与近、高与低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在高与低之间,当然有矛盾存在,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只有以远大目标为终极指南,才能做好当前的事;只有做好当前的事,才能向远大目标迈进。
二、践行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
(一)共产主义理想最终追求的是世界大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两个必然”的重要思想,即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之后,马克思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重要论断:“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指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则指出了这一过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当代资本主义对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变革,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为其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新的条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主义因素在不断累积、扩大与发展。
先进制度取代落后制度的社会革命首先从旧制度力量薄弱的地方获得突破,是一种规律性现象。上个世纪,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和中国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国家走向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共产主义相比,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全人类的事业,仅在一个国家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最终将殊途同归,迈入共产主义这个世界大同的社会。
(二)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乃至激烈竞争和斗争的环境下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践行共产主义理想,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超越了民族国家界限的世界大同与人类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共产党人以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梦”是朝向“大同梦”迈进的重要一步。实现世界大同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般与特殊、外与内的关系。
做好自己的事,就是要埋头苦干实干,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建设;就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绝不盲目照搬或跟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前些年有人企图唱衰中国,近些年又有人企图捧杀中国。无论“唱衰”还是“捧杀”,我们都要不为所动,保持定力。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就会像习总书记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抓住历史机遇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一)把握决定性阶段的历史机遇
通过对近500年大国发展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值得重视,即: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一些国家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伴随而来的是,这些国家也都到达了发展的节点,此后的10年是其兴衰成败的决定性阶段。如果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选择正确,实力将日益增强,最终会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并且能保持百年以上;如果选择不正确,出现战略性失误,国家将会迅速衰落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保持了34年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从2012年开始告别两位数增长的年代,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从世界大国的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目前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节点,在今后10年的发展中,如果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坚实基础。否则,将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失去优势,甚至会被边缘化。因此,未来10年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阶段。
我们要认清未来10年的历史方位,牢牢把握住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期,把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都放在决定性阶段这个大前提下来考量和把握,审慎地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对外,要努力增加和平、发展、合作的因素,减少战争、停滞、对抗的因素,切实维护和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对内,要致力于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做好自己的事情。
(二)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生产力发展
共产主义的实现一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自我完善也要体现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旦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了,人类就可以摆脱资源稀缺的约束。人们所讲的资源稀缺,实际上是利用资源的技术和手段的稀缺。可以这么说:共产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能够解决资源稀缺问题。实现共产主义不是什么乌托邦,而首先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逻辑结果。
现在,人类社会仍然处在第三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时期,美国由于在这次革命中再次占据制高点而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二战刚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曾说过,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当今世界上维持领袖地位,除非它开发了它的科学技术资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不断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直至实现超越,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为此,必须紧跟信息革命步伐,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再造与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升。具体而言,在科技创新的目标上,要冲破思维定势,打开眼界,放开胆量;在科技创新的路径上,应采取非对称性创新的战略,在目前科技创新领域相对薄弱和空白的项目上有新突破,争取达到后来居上的态势;在科技创新的队伍上,既要得天下英才,更要揽全球英才,为我所用。同时,我们必须紧盯下一次产业革命的新动向、新标志,争取在未来的产业革命中抢得先机,占据有利竞争位置。
(三)着力促进公平正义
共产主义社会既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也是高度公平正义的社会。高度的公平正义,如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很长时期的奋斗和积累。我们党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自己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就当前来说,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现在群众最不满意的是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我们要下决心解决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问题。解决不公平问题,绝不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平均主义,扼杀活力;差距太大,积累矛盾。我们要在中间找个“度”,社会才和谐,才有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