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寻求中国改革逻辑 赶紧过河上岸

王军:寻求中国改革逻辑 赶紧过河上岸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愈发突出,社会各界期待新一轮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1

最近,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的新书《改革的逻辑》为我们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思考改革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养分。这本300多页的著作将作者近年有关改革的文字汇集一册,洋洋洒洒,几乎涵盖了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中国经济走过的路径,改革的得失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等,也为我们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素材。

提到改革,首先要确认谁是改革的主体。换句话说,谁是改革的首创者?谁能担当和肩负起改革的重任和使命?是政府吗?还是民间的力量?这无疑是谈论改革逻辑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周其仁教授是一位关注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家,尤其对于中国农村问题非常熟悉。在《改革的逻辑》中,许多史实可以说是随手拈来,随处可见。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其实都有作者的匠心独运在里面。这对于论证和说理是非常有帮助的,读者往往在不知不觉间便接受了作者的主张和论断。例如,30多年前的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包产到户的承包制,而承包制最初源于偏远的安徽农村,那时,实施承包制需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参与承包制的农民通过按手印的方式开启了中国改革的“阀门”。“农村包产到户改革是自下而上搞起来的(第55页)”。包产到户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最初的改革尝试。这种尝试的成功直接推动了之后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出台,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等等。

上述颇具说服力的例子不仅昭示出改革的主体,明确了改革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而且还揭示出,成功的改革,其首创者往往既不是来自顶层的英明设计,也不是来自上级领导的正确决断,而是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举,来自低层民众的聪明和智慧。正如《改革的逻辑》明确指出的,“从认知的角度看,实践理性永远比少数精英规划、设计的理性更为可靠”(第350页)。

有人曾将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经验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即“摸着石头过河”。其仁教授对“石头”进行了诸多形象比喻,他提到“现在水面上露出的石头其实不少,坚持改革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反应。当然,飞过来的石头也要调查、研究、估量、权衡,还要好好摸,要有通盘的考虑,分清轻重缓急”(第355页)。显然,这些“飞过来的石头”正是“不期而遇的遭遇战”(第355页),也是未来中国改革的阻力所在。

在国际学术界,“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成为中国模式的一个注脚,而且还经常作为中国发展经验来加以提炼和推广。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经验不足,无多少先例可循,那么,摸石头过河在当时实属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那时的改革好比黑昼中摸索前行,除去智慧以外,胆子肯定是需要的。改革之路上的曲折迂回甚至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好在,尽管我们步履蹒跚,但步伐并未停止,一直都在前行的路上。

如今,30多年过去,中国经济早已今非昔比,改革不仅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境遇带来了巨大转变,而且中国社会也形成了诸多庞大的利益集团,如具有垄断性质的国企等,他们依靠其顽固不化的垄断地位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这些集团实际上成了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许多学者注意到,过去10多年改革之所以停滞不前,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倒退,都与这些利益集团的存在和阻挠难脱干系。因为要想推进改革,必定会触及这部分人的利益,他们是不愿意别人动他们的奶酪的。有学者将这种情形比喻为:他们摸石头摸上了瘾。更令学者们担忧的是,这些人及其代言人已着手推动立法等法律程序,企图将目前这种情形加以固定,以便达到长期霸占高额垄断利益的目的。其仁教授对这种状况也表示出了忧虑,如“慢慢摸石头”将导致“很多问题久拖不决,正派生出更多的问题”,可能“大麻烦在后面”(自序部分第X页,第XII页)。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