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以人口城镇化为主线的结构调整(2)

迟福林:以人口城镇化为主线的结构调整(2)

(1)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是中等收入群体快速形成的过程。未来10年,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能够取得突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成为新增中等收入群体的“后备军”。

(2)以人口城镇化带动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增加。由于工业收益与服务业收益远高于农业收益,发达国家历史上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主要源于人口城镇化及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我国城镇化的历史来看,城市扩张和城镇人口增长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未来10年,随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中等收入群体有望实现倍增。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只占总人口的23~25%左右。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到2020年,就有可能使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40%左右,人口规模扩大到6亿。这样,经过8~10年的努力,我国将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消费结构和社会结构。

3.人口城镇化与中速增长。测算表明,在长期中,消费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将增长0.76个百分点。由此可以估算消费需求释放不同情景下的经济增长前景:2012~2020年城乡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速为7.66~8.92%,由此推算同期经济年均实际增速可达到7.07~7.96%。这表明,随着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未来10年实现7%左右的中速经济增长是有可能的。

未来5~10年,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推进消费主导的转型改革、充分释放国内最大的消费潜力,将成为我国发展转型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

二、以人口城镇化推进投资转型

毫无疑问,人口城镇化不仅不排斥投资,还能够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适应人口城镇化的大趋势,着力推进投资转型尤其是投资结构的转型。

1.人口城镇化与投资需求。国家城镇化规划中将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政策制度创新中的一个重点,农民工市民化的速度将有所加快。如果到2020年4亿农民工能够实现市民化,按最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就能够增加40万亿元左右的投资需求。就是说,人口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

2.人口城镇化与投资结构转型

(1)投资结构需要加快转型。主要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具有全面性、长期性、某些行业具有绝对性特点。对此,需要高度关注。当前,收入增长跟不上生产扩张的速度;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跟不上生产扩张的速度,这说明我国增长方式的问题,投资-消费失衡是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二是市场的变化。如果说前一阶段投资拉动增长还有战略回旋余地的话,那么在欧美等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呈现中长期趋势、国内产能过剩的今天,回旋余地已明显缩小。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不启动国内消费,不实现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不实现投资-消费的动态平衡,继续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仅会导致投资边际效益下降,还会继续加大产能过剩的危机,甚至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2)以人口城镇化促进投资结构转型。人口城镇化需要加大公益性项目投资和消费供给能力的投资。以文化产业投资需求为例,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目前占GDP的3%上升至2020年8%的目标,估计需要累计投资20万亿元左右。再以城镇的公用设施投资为例,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至少有3万亿元的投资需求;供气系统有4.4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